予以延祐元年从先兄正献公入汴始识彦辉吴徵君是岁故中丞马公伯庸今翰林学士谢公敬德国子博士王君师鲁乡贡河南行省迄今二十五年予再以按行至汴居监察行院去徵君所居仅半里犹以公事未毕尚迟于请见时马公亦薨谢王在馆阁感念存殁赋唐律一首先遣持遗徵君正之
二十年前入汴州,梵王仙馆涉春秋。
家家庭院森湖玉,处处帘栊映海榴。
金马石渠伤远别,丘山华屋动新愁。
谁怜闭著车中妇,犹望元龙百尺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延祐元年:元朝元仁宗的年号(yán yòu yuán nián)。
- 汴:今河南开封(biàn)。
- 徵君:古代对隐士的尊称(zhēng jūn)。
- 中丞:官职名(zhōng chéng)。
- 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hōng)。
- 馆阁:北宋以后掌管图书、编修国史之官署。
- 梵王:指佛祖。
- 湖玉:像湖水一样碧绿的玉石,这里形容庭院中的植物茂盛。
- 海榴:即石榴,因从海外传入,故名。
- 金马:汉代的宫门名,这里借指朝廷。
- 石渠:西汉皇室藏书之处,这里借指学府。
- 丘山华屋:壮丽的房屋,这里指富贵人家。
翻译
二十年前我跟随先兄正献公来到汴州,那时就认识了彦辉吴徵君。这一年,已故的中丞马公伯庸、如今的翰林学士谢公敬德、国子博士王君师鲁,还有乡贡河南行省的人都在。至今已过去了二十五年,我再次因巡查来到汴州,住在监察行院,离徵君的住所仅有半里之遥,但因公务尚未完成,拜访徵君的事还得推迟。此时马公也已去世,谢公和王公在馆阁任职。他们感念生死存亡之事,写了一首唐律,先派人送来给徵君指正。
二十年前来到汴州城,在那佛祖神仙的馆舍中经历春秋。家家的庭院中树木繁茂如湖玉,处处的帘栊映照着石榴花。在朝廷和学府中伤叹远别,看到富贵人家的豪宅又心生新愁。谁可怜那闭在车中的妇女,她还望着陈元龙那百尺高楼。
赏析
这首诗通过回忆二十年前在汴州的经历,描绘了当时的景象和人事的变迁。诗中用“家家庭院森湖玉,处处帘栊映海榴”生动地描写了汴州的繁荣和美好。然而,时光流转,人事已非,“金马石渠伤远别,丘山华屋动新愁”表达了作者对往昔的怀念和对人生变化的感慨。最后两句“谁怜闭著车中妇,犹望元龙百尺楼”,则以独特的视角,表现了一种无奈和期望交织的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又抒发了个人的情感。

宋褧
元大都人,字显夫。宋本弟。泰定帝泰定元年进士,除秘书监校书郎。顺帝至元初,历监察御史,遇事敢言。累拜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与修宋辽金三史,以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谥文清。有《燕石集》。
► 697篇诗文
宋褧的其他作品
- 《 诈马宴 》 —— [ 元 ] 宋褧
- 《 初至都书金城坊所僦屋壁 》 —— [ 元 ] 宋褧
- 《 寒食拜扫盘桓南城亲友家书所闻见俚歌十首 》 —— [ 元 ] 宋褧
- 《 夏日家食偶成 》 —— [ 元 ] 宋褧
- 《 济南张侯至大二年奉御香祷旱历山舜祠雨应是年十二月也 》 —— [ 元 ] 宋褧
- 《 送翰林应奉寿同海涯挈家觐省十首 》 —— [ 元 ] 宋褧
- 《 琴士项崇节还新安其人居京师七年尝为威顺王及鲁国长主琴 》 —— [ 元 ] 宋褧
- 《 闰十二月二十七日喜雪四首 》 —— [ 元 ] 宋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