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刘子简以至元二年观光京师明年告归作诗送之

· 宋褧
文昌殿古黑云低,光范门深白日迷。 逢掖有时甘引去,丈夫何事苦分携。 上林春去莺犹啭,南国晨征马不嘶。 多少忧端兼别恨,烟江何处觅缄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临安:地名,今浙江杭州。
  • 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元朝的一个年号。
  • 观光:参观访问。
  • 京师:首都,指元朝的都城大都(今北京)。
  • 逢掖:古代士大夫所穿的一种宽袖衣服,这里指士大夫。
  • 引去:辞职离去。
  • 分携:分别。
  • 上林:皇家园林。
  • :鸟鸣。
  • 南国:指南方的地区。
  • 晨征:早晨出发。
  • :马叫声。
  • 忧端:忧愁的心情。
  • 别恨:离别的遗憾。
  • 烟江:烟雾缭绕的江面。
  • 缄题:封好的信件。

翻译

在临安的刘子简,在至元二年前往京师参观访问,次年决定告归。我作诗送别他。

文昌殿古老,黑云低垂,光范门深邃,白日也显得迷离。 穿着逢掖的士大夫有时甘愿辞职离去,但作为丈夫,又何必苦苦分别呢? 上林的春天已去,莺鸟依旧在鸣叫,南国的早晨,马儿出发时不再嘶鸣。 多少忧愁与离别的遗憾,烟雾缭绕的江面上,何处能找到封好的信件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临安刘子简至元二年前往京师参观访问,次年告归的情景。诗中通过对文昌殿和光范门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氛围。后两句表达了士大夫有时甘愿辞职离去,但作为丈夫,又何必苦苦分别的感慨。最后两句则抒发了对离别的忧愁和遗憾,以及对远方信件的期盼。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深情厚意和无尽的思念。

宋褧

宋褧

元大都人,字显夫。宋本弟。泰定帝泰定元年进士,除秘书监校书郎。顺帝至元初,历监察御史,遇事敢言。累拜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与修宋辽金三史,以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谥文清。有《燕石集》。 ► 6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