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侍郎杜弘道号西岩野逸

· 宋褧
万古西岩好地形,凭高四望接英灵。 太行王屋千峰雪,碣石居庸一带青。 山径缘云通略彴,野泉流月度坳陉。 主人固有幽栖志,同送孤鸿入杳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吏部侍郎:古代官职名,吏部是中央六部之一,负责官员的选拔、考核等事务,侍郎为其副职。
  • 杜弘道:人名,即诗中的主人公。
  • 西岩:地名,可能是杜弘道的隐居之地。
  • 野逸:指隐逸的生活态度,不拘世俗。
  • 英灵:指古代的英雄人物或神灵。
  • 太行王屋:山名,太行山和王屋山,位于今山西省与河南省交界处。
  • 碣石:山名,位于今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
  • 居庸:关名,居庸关,位于今北京市昌平区。
  • 略彴:小桥。
  • 坳陉:山间的低洼地。
  • 幽栖志:指隐居山林的志向。
  • 杳冥:指极远的天空。

翻译

万古流传的西岩,地势得天独厚, 站在高处四处眺望,仿佛与英灵相接。 太行山和王屋山,千峰积雪皑皑, 碣石山和居庸关,一带青山连绵。 山间小径随着云雾,通往小桥, 野外的泉水在月光下,流过低洼地。 主人本就有隐居山林的志向, 一同目送孤鸿飞向遥远的天际。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西岩的壮丽景色和主人的隐逸情怀。诗中,“太行王屋千峰雪,碣石居庸一带青”以对仗工整的句式,展现了北方的雄伟山川,意境开阔。后两句通过“山径缘云”、“野泉流月”等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与主人的“幽栖志”相呼应。结尾的“同送孤鸿入杳冥”则寓意深远,表达了主人超脱尘世、向往自由的情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元代诗歌的特色。

宋褧

宋褧

元大都人,字显夫。宋本弟。泰定帝泰定元年进士,除秘书监校书郎。顺帝至元初,历监察御史,遇事敢言。累拜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与修宋辽金三史,以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谥文清。有《燕石集》。 ► 6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