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薄命

· 宋无
云母屏,琢春冰,鲛女织绡蝉翼轻。比妾妾薄命,比君君薄情。 红绵拭镜照胆明,还疑妾貌非倾城。倾城从来有人妒,况复君心不如故。 故人心尚峰九疑,新妾那能无故时。补天天高,填海海深。 不食莲菂,不知妾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云母屏:用云母石装饰的屏风,形容屏风华丽。
  • 琢春冰:形容屏风上的图案像春天冰块上的纹理,细腻而透明。
  • 鲛女织绡:传说中的鲛人(神话中的水中生物)织出的薄纱。
  • 蝉翼轻:像蝉的翅膀一样轻薄。
  • 红绵拭镜:用红色的丝绵擦拭镜子,使镜子更加明亮。
  • 照胆明:形容镜子非常明亮,能照见人的内心。
  • 倾城:形容女子美貌绝伦,足以倾倒一座城。
  • 峰九疑:形容山峰高耸,难以攀登,比喻故人的心难以捉摸。
  • 莲菂(lián dì):莲子的别称。

翻译

云母屏风,如同精心雕琢的春冰,鲛人织出的绡纱轻如蝉翼。将我比作薄命的妾,将你比作薄情的君。 用红丝绵擦拭的镜子明亮如照胆,仍怀疑我的容貌不足以倾城。倾城之貌自古有人嫉妒,何况你的心意已不如往昔。 故人的心意如同高耸的九疑山,难以攀登,新妾怎能不怀念旧时的情感。补天之高,填海之深, 不吃莲子的苦涩,怎能知晓妾心之苦。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华丽的意象和对比手法,深刻描绘了女子对薄情男子的哀怨与自怜。诗中“云母屏”、“鲛女织绡”等词藻华美,展现了女子的身份与美貌,而“比妾妾薄命,比君君薄情”则直抒胸臆,表达了女子对男子变心的无奈与悲伤。后文通过“倾城”、“峰九疑”等比喻,进一步抒发了女子对爱情失望的深沉情感,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展现了元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宋无

元平江路人,字子虚。世祖至元末,举茂才,以奉亲辞。工诗。比对精切,造诣新奇。有《翠寒集》等。 ► 2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