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赋得:旧时科举考试或文人聚会时,按照指定的题目和要求作诗,称为“赋得”。
- 君子泉:此处指一位君子留下的井泉。
- 彭公权: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僚。
- 黄州教:黄州的教育职务。
- 郡斋:郡守的办公或居住之处。
- 思人:怀念的人。
- 泽物:恩泽于物,指井泉对周围环境和人的益处。
- 银床:井栏的美称。
- 驳故藓:驳杂的旧藓,指井栏上长满的苔藓。
- 玉甃:玉石砌成的井壁。
- 寒桐:寒风中的桐树。
- 趋官舍:前往官邸。
- 横经:横放经书,指准备讲学。
- 诵养蒙:诵读启蒙的书籍,指教育工作。
翻译
君子已逝去多时,他留下的井泉仍在郡守的府邸中。 这井泉不仅寄托着对君子的思念,也体现了其恩泽万物的功用。 井栏上长满了驳杂的旧苔藓,井壁如玉石般在寒风中的桐树下显得格外寒冷。 不久我将前往官邸,准备横放经书,诵读启蒙之书,从事教育工作。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君子留下的井泉,表达了对已故君子的怀念以及对其恩泽的赞美。诗中“银床驳故藓,玉甃落寒桐”描绘了井泉的古朴与冷清,增添了诗意的深远。结尾提到即将前往官邸从事教育工作,显示了诗人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和对君子精神的传承。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君子品德的敬仰和对教育工作的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