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时

总怜黄鹄久离群,只影孤飞日暮云。 淮海十年流战血,楚天万里接妖氛。 凄凉王粲登楼赋,感慨相如谕蜀文。 自古英雄亦何限,几人戡乱树功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黄鹄(huáng hú):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大鸟,比喻高远志向的人。
  • 淮海:指淮河流域和海河流域,泛指中原地区。
  • 妖氛:指不祥之气,比喻战乱和灾难。
  • 王粲:东汉末年文学家,其《登楼赋》表达了对乱世的忧虑。
  • 相如:指司马相如,西汉文学家,其《谕蜀文》是对蜀地人民的劝诫。
  • 戡乱:平定叛乱。
  • 功勋:功绩和荣誉。

翻译

总是怜悯那黄鹄久已离群,独自影只孤飞在日暮的云间。 淮海之地十年战乱流血,楚天万里弥漫着不祥之气。 凄凉的是王粲登楼所作的赋,感慨的是相如劝诫蜀地的文。 自古以来英雄何其多,但又有几人能平定乱世,建立功勋。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战乱时局的深切忧虑和对英雄建功立业的渴望。诗中“黄鹄久离群”象征着志士的孤独与无奈,“淮海十年流战血”描绘了战乱的惨烈,“凄凉王粲登楼赋”和“感慨相如谕蜀文”则通过历史典故抒发了对时局的感慨。结尾的“几人戡乱树功勋”更是对英雄的呼唤,体现了诗人对和平与秩序的向往。

朱希晦

元温州乐清人。顺帝至正末隐居瑶山,与四明吴主一、萧台赵彦铭吟咏雁山中,称雁山三老。明初荐于朝,命未至而卒。有《云松巢集》。 ► 17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