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浦云赵修撰

忆昔承恩入禁闱,儒林便觉有光辉。 九重旭日开金殿,五色春云照锦衣。 庠序人思三老去,都门祖饯二疏归。 归耕幸喜身康健,雨足东皋陇麦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承恩:受到皇帝的恩宠。
  • 禁闱:皇宫的门,这里指皇宫。
  • 儒林:指学术界或文化界。
  • 九重:指皇宫的深邃,也用来形容皇帝的尊贵。
  • 金殿:装饰华丽的宫殿,常指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
  • 五色春云:五彩缤纷的云彩,比喻美好的景象。
  • 锦衣:华美的衣服,常指官员的服饰。
  • 庠序:古代的学校。
  • 三老:古代掌管教化的乡官,这里可能指尊敬的学者或老师。
  • 都门:京城的城门,这里指京城。
  • 祖饯:古代为出行者举行的一种送行仪式。
  • 二疏:指两位贤人或学者。
  • 东皋:东边的田野,泛指田野。
  • 陇麦:田间的麦子。

翻译

回忆往昔受到皇帝的恩宠,进入皇宫,学术界因此感到光彩。 九重宫阙中旭日照耀金殿,五彩缤纷的春云映照着华美的官服。 人们怀念学校中尊敬的学者离去,京城为他们举行了隆重的送行仪式。 归乡耕作,幸好身体健康,雨水充足,东边田野的麦子长得肥壮。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在皇宫中受到恩宠的回忆,以及对学术界和尊敬学者的怀念。诗中通过描绘皇宫的辉煌景象和华美的官服,展现了诗人对那段时光的珍视。后两句转向田园生活,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恩赐的感激。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既展现了宫廷的繁华,又体现了田园的宁静与满足。

朱希晦

元温州乐清人。顺帝至正末隐居瑶山,与四明吴主一、萧台赵彦铭吟咏雁山中,称雁山三老。明初荐于朝,命未至而卒。有《云松巢集》。 ► 17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