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龙湫

入眼千峰翠作堆,喜寻龙雁窟中来。 半崖有日飞晴雪,一壑无云吼怒雷。 驻锡已知尊者意,挥毫空想谪仙才。 忘归亭下忘归客,手弄潺湲坐碧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大龙湫(qiū):地名,位于中国浙江省,以瀑布著称。
  • 千峰翠作堆:形容山峰众多,绿意盎然。
  • 龙雁窟:指大龙湫瀑布下的深潭,传说中有龙和雁栖息。
  • 半崖有日飞晴雪:形容瀑布如晴天飞雪,阳光照耀下更显壮观。
  • 一壑无云吼怒雷:形容瀑布的轰鸣声如同雷鸣,即使在无云的深谷中也能听到。
  • 驻锡:僧人停留。锡,指僧人的锡杖。
  • 尊者:对僧人的尊称。
  • 谪仙:指被贬下凡的仙人,这里用来形容诗人才华横溢,超凡脱俗。
  • 挥毫:挥笔,指写作或绘画。
  • 忘归亭:亭名,意为忘记归途的亭子。
  • 手弄潺湲:用手玩弄流水,形容悠闲自得。
  • 坐碧苔:坐在绿色的苔藓上。

翻译

眼前是千峰叠翠,我欣喜地寻访到龙雁窟中来。 半崖之上,阳光照耀下瀑布如晴天飞雪,一壑之中,无云的深谷里瀑布轰鸣如怒雷。 僧人停留,已知尊者的深意,挥笔空想,却难以企及谪仙的才华。 在忘归亭下,忘归的旅人,手弄流水,悠闲地坐在碧绿的苔藓上。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大龙湫瀑布的壮观景象,通过“千峰翠作堆”、“半崖有日飞晴雪”、“一壑无云吼怒雷”等生动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雄伟与美丽。诗中“驻锡已知尊者意,挥毫空想谪仙才”表达了诗人对僧人深意的理解和对谪仙才华的向往。结尾的“忘归亭下忘归客,手弄潺湲坐碧苔”则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忘却归途的闲适心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超脱生活的向往。

朱希晦

元温州乐清人。顺帝至正末隐居瑶山,与四明吴主一、萧台赵彦铭吟咏雁山中,称雁山三老。明初荐于朝,命未至而卒。有《云松巢集》。 ► 17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