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亭

曲水亭空卧石龙,入门鼍鼓震逢逢。 六朝冠冕埋孤塔,七宝幡?占故宫。 借剑生前谁斩佞,震堂死后尚旌忠。 暮潮西上东风急,满目山河落照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曲水亭:古时园林中常见的一种亭子,周围环绕着曲折的水流。
  • 石龙:指雕刻成龙形的石头,常用于园林装饰。
  • 入门:进入大门。
  • 鼍鼓:古代的一种大鼓,鼍(tuó)是一种鳄鱼,因其皮可制鼓而得名。
  • 逢逢:鼓声。
  • 六朝:指中国历史上三国至隋朝的南方的六个朝代(吴、东晋、宋、齐、梁、陈)。
  • 冠冕:古代帝王或官员的帽子,这里指代权力和荣耀。
  • 孤塔:独立的高塔。
  • 七宝:佛教中指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磲、玛瑙等七种宝物。
  • 幡?:幡(fān)是旗帜,?(yǎn)是古代的一种旗帜。
  • 故宫:旧时的皇宫。
  • 借剑:借用剑,这里指借用武力或权力。
  • 斩佞:斩杀奸佞之人。
  • 震堂:指震动朝堂,影响国家大事。
  • 旌忠:表彰忠诚。
  • 暮潮:傍晚的潮水。
  • 落照:夕阳的余晖。

翻译

曲水亭旁,石龙静静卧着,一进入大门,便听到鼍鼓声震天响。 六朝的荣耀埋藏在孤塔之下,七宝的旗帜占据了旧时的皇宫。 生前借剑,谁又能斩杀奸佞?震堂之后,依然表彰忠诚。 傍晚的潮水随着急促的东风西上,满目山河都被夕阳的余晖染红。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古迹与历史,表达了对往昔辉煌的怀念与对忠诚精神的赞颂。诗中“曲水亭”、“石龙”、“鼍鼓”等意象,勾勒出一幅古朴而庄严的画面,而“六朝冠冕”、“七宝幡?”则隐喻着历史的沧桑与变迁。后两句通过对“借剑斩佞”与“旌忠”的对比,突出了忠诚的价值。结尾的“暮潮西上”与“落照红”则以壮丽的自然景象,象征着历史的洪流与时代的更迭。

何景福

元建德淳安人,字介夫,号铁牛子。学博行修。累辟不赴,惟诗酒自娱。有《铁牛翁诗集》。 ► 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