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晋史九首

· 何中
填石□□□,胶杯谁能舟。 我岂不知我,量力乃哲谋。 有才比管葛,感奋为武侯。 保身慕夷齐,静退渊明俦。 物亦非所忌,名亦非所求。 北窗羲皇上,东篱晋宋秋。 零陵一杯酒,终古属斯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填石:此处指填塞石块,比喻堵塞或稳固。
  • 胶杯:用胶粘合的杯子,比喻脆弱或不牢固。
  • 管葛:管仲和诸葛亮,分别代表春秋时期的政治家和三国时期的军事家。
  • 武侯:指诸葛亮,因其被封为武乡侯。
  • 夷齐:指古代的贤人伯夷和叔齐,他们因不愿食周粟而饿死在首阳山。
  • 渊明:指东晋诗人陶渊明,以隐逸著称。
  • :同伴,伴侣。
  • 羲皇上:指古代传说中的帝王伏羲,此处指高远的理想或境界。
  • 东篱:指陶渊明《饮酒》诗中的“采菊东篱下”,象征隐逸生活。
  • 零陵:地名,今湖南省永州市,此处可能指与零陵相关的历史或文化。
  • 一杯酒:象征性的饮酒,常用于表达离别或感慨。

翻译

填塞石块稳固根基,胶粘的杯子怎能承载舟船。 我岂能不知自己的局限,量力而行才是明智的谋划。 有才如管仲和诸葛亮,我也会因感动而奋发图强。 保持自身清白,仰慕伯夷叔齐,静心退隐如陶渊明之伴。 物欲并非我所忌讳,名声也非我所追求。 北窗下,我向往伏羲的高远境界,东篱旁,我享受晋宋的秋意。 零陵的一杯酒,永远属于这份深沉的忧愁。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填石、胶杯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个人能力和局限的深刻认识。诗中,作者以管仲、诸葛亮为榜样,表达了自己虽有才华但更注重实际的量力而行。同时,通过对伯夷、叔齐和陶渊明的仰慕,展现了作者对于清高隐逸生活的向往。诗的最后,以零陵的一杯酒作为象征,抒发了作者对于历史和文化的深沉感慨,以及对于个人命运的无奈和忧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何中

元抚州乐安人,字太虚,一字养正。少颖拔,以古学自任,学弘深该博。文宗至顺间,应行省之请,讲授于龙兴路东湖、宗濂二书院。有《通鉴纲目测海》、《通书问》、《知非堂稿》。 ► 255篇诗文

何中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