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同年王在中编修代祀西行

· 宋褧
同年折桂复同官,同巷衡门指顾间。 纵是薄情诗兴涩,可能无句到阳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折桂:比喻科举及第。
  • 同官:同在官场。
  • 衡门:简陋的门。
  • 指顾间:形容时间短暂,转眼之间。
  • 诗兴涩:指作诗的兴致不高,难以写出好诗。
  • 阳关:古代关名,这里泛指边远地区。

翻译

我们同年科举及第,又同在官场,住在同一条巷子里,简陋的门扉相隔不远。 即使你是个薄情的人,作诗的兴致不高,难道到了边远的阳关,就真的写不出一句诗来吗?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同年王在中的深情和不舍。诗中,“同年折桂复同官,同巷衡门指顾间”描绘了两人深厚的情谊和共同的经历,而“纵是薄情诗兴涩,可能无句到阳关”则流露出诗人对王在中的担忧和期待,希望他在边远之地仍能保持诗人的本色,不放弃创作。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诗歌的热爱。

宋褧

宋褧

元大都人,字显夫。宋本弟。泰定帝泰定元年进士,除秘书监校书郎。顺帝至元初,历监察御史,遇事敢言。累拜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与修宋辽金三史,以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谥文清。有《燕石集》。 ► 6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