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之子:这个人,指张掌仪。
- 宁亲:回家探亲。
- 桥门:指学府的门,这里比喻学府。
- 祖饯: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并设宴送行。
- 六馆:指国子监,古代最高学府。
- 威仪:庄严的仪式。
- 乡国:家乡。
- 宫墙:指皇宫的墙,这里比喻朝廷。
- 白日移:比喻时光流逝。
- 功名:指科举考试中的成就。
- 菽水:豆和水,指简单的饮食,比喻清贫的生活。
翻译
这个人回家探亲,突然告别了学府的门。 一时间分别举行了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仪式,国子监也举行了庄严的仪式。 家乡的青山近在咫尺,朝廷的墙似乎随着白日的移动而变化。 功名已经在望,即使生活清贫,也不妨稍作延迟。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张掌仪离别学府归乡探亲的情景,通过“桥门忽别离”和“六馆重威仪”等句,展现了离别的庄重与不舍。诗中“乡国青山近”与“宫墙白日移”形成对比,既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又隐喻了时光的流逝和功名的追求。结尾“功名已在望,菽水未妨迟”则体现了对未来功名的期待与对简朴生活的接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深刻的人生哲理。

宋褧
元大都人,字显夫。宋本弟。泰定帝泰定元年进士,除秘书监校书郎。顺帝至元初,历监察御史,遇事敢言。累拜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与修宋辽金三史,以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谥文清。有《燕石集》。
► 697篇诗文
宋褧的其他作品
- 《 送安伯宁由大名治中赴上沔阳知府 》 —— [ 元 ] 宋褧
- 《 竹山山中太皇观小憩道士白刘伯温御史旧所题二绝句即景和寄 》 —— [ 元 ] 宋褧
- 《 闻蝉 》 —— [ 元 ] 宋褧
- 《 竹枝歌六首自温州抵处州途中作 》 —— [ 元 ] 宋褧
- 《 送王伯修内翰奉母之官南台御史 》 —— [ 元 ] 宋褧
- 《 谢德润号月海 》 —— [ 元 ] 宋褧
- 《 南岳李炼师所居号盘中 》 —— [ 元 ] 宋褧
- 《 送张孟功扬州觐省分题得游丝 》 —— [ 元 ] 宋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