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密密线缝裳:指母亲用细密的线缝制衣物。
- 依依石在匡:依依,形容情感深厚;石在匡,指石头被固定在一个框架或容器中,象征母亲的关爱如石头般坚定不移。
- 石如心不转:比喻母亲的心意坚定不变。
- 线与恨俱长:线,指缝衣的线;恨,指母亲的忧虑和牵挂。
- 尚想精神聚:尚想,仍然思念;精神聚,指母亲的关爱和精神始终凝聚在子女身上。
- 宁容发体伤:宁容,怎能容忍;发体伤,指子女受到伤害。
- 殷勤珍袭意:殷勤,热情周到;珍袭意,珍惜并传承母亲的意愿。
- 尔后永毋忘:尔后,今后;永毋忘,永远不要忘记。
翻译
母亲用细密的线缝制衣物,她的关爱如同被固定在框架中的石头,坚定不移。石头象征着母亲坚定不移的心意,而缝衣的线则象征着她对子女的忧虑和牵挂,这些忧虑和牵挂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增长。我们仍然思念着母亲那凝聚在子女身上的关爱和精神,她怎能容忍我们受到任何伤害。我们要热情周到地珍惜并传承母亲的意愿,今后永远不要忘记她的爱。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母亲缝制衣物和石头在匡的比喻,深情地表达了母亲对子女坚定不移的爱和牵挂。诗中,“石如心不转”与“线与恨俱长”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母亲心意的坚定,又揭示了她对子女的深切忧虑。结尾处强调要珍惜并传承母亲的意愿,永远铭记她的爱,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吴师道
元婺州兰溪人,字正传。工词章。英宗至治元年进士,授高邮县丞,调宁国路录事,迁池州建德县尹,皆有惠政。召为国子助教,寻升博士。其教一本朱熹之旨,而遵许衡之成法。以礼部郎中致仕。有《吴礼部诗话》、《敬乡录》、《吴正传文集》等。
► 137篇诗文
吴师道的其他作品
- 《 夏夜江上 》 —— [ 元 ] 吴师道
- 《 赵子固画梅 》 —— [ 元 ] 吴师道
- 《 中秋泊淮安望张仲举助教不至 》 —— [ 元 ] 吴师道
- 《 分题蕃宣楼送山佥宪之闽 》 —— [ 元 ] 吴师道
- 《 闻危太朴王叔善除宣文阁检讨三首 其二 》 —— [ 元 ] 吴师道
- 《 苦旱行三首 其三 》 —— [ 元 ] 吴师道
- 《 次韵黄晋卿清明游北山二首 》 —— [ 元 ] 吴师道
- 《 目疾谢柳道传张子长惠药 》 —— [ 元 ] 吴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