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泊淮安望张仲举助教不至

中秋淮浦夜,谁共好怀开。 看月坐复坐,可人来不来。 独谣惭短思,多病负深杯。 想见芜城路,吹箫拥醉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淮安:地名,今江苏省淮安市。
  • 张仲举:人名,诗人的朋友,助教职位。
  • 淮浦:淮河的岸边。
  • 独谣:独自吟唱。
  • 短思:思绪短浅,指心情不佳。
  • 多病:身体多病。
  • 深杯:指酒杯,这里代指饮酒。
  • 芜城:荒凉的城市,这里指淮安。
  • 吹箫:吹奏箫管,古代的一种乐器。
  • 拥醉:醉酒。

翻译

中秋之夜,我在淮河岸边停泊,谁与我共享这美好的心情呢? 我坐着看月,一次又一次,等待的人却始终没有来。 独自吟唱,感到思绪短浅,身体多病,辜负了这深杯中的美酒。 想象着芜城的道路上,吹箫的人拥着醉意归来的情景。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中秋夜诗人独自在淮安泊船时的孤寂心情。诗中通过“看月坐复坐,可人来不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张仲举的期盼与失望,而“独谣惭短思,多病负深杯”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孤独与忧愁。结尾的“想见芜城路,吹箫拥醉回”则是诗人对友人归来的美好想象,增添了一丝温馨与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孤独生活的感慨。

吴师道

元婺州兰溪人,字正传。工词章。英宗至治元年进士,授高邮县丞,调宁国路录事,迁池州建德县尹,皆有惠政。召为国子助教,寻升博士。其教一本朱熹之旨,而遵许衡之成法。以礼部郎中致仕。有《吴礼部诗话》、《敬乡录》、《吴正传文集》等。 ► 1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