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峰石

· 吴当
鳌峰石在玉堂前,近与蓬莱御阁连。 积润出云秋漠漠,孤根承露夜娟娟。 土花剥尽生光怪,海峤移来阅岁年。 艮岳遗墟归草莽,金题犹识旧时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鳌峰石:传说中的神山,这里指形状奇特的石头。
  • 玉堂:古代指宫殿中的正殿。
  • 蓬莱:神话中的仙山,常用来比喻仙境或极美的地方。
  • 御阁:皇帝的阁楼。
  • 积润:积累的湿润。
  • 漠漠:形容云雾密布的样子。
  • 孤根:单独的根部。
  • 承露:承接露水。
  • 娟娟:美好的样子。
  • 土花:指石头上的花纹。
  • 光怪:光彩奇异。
  • 海峤:海边的山。
  • 艮岳:古代山名,这里可能指某个具体的山或地名。
  • 遗墟:遗留下来的废墟。
  • 草莽:草丛,比喻荒凉的地方。
  • 金题:金色的题字。
  • :雕刻。

翻译

鳌峰石矗立在玉堂之前,近处与蓬莱仙境般的御阁相连。 秋日里,它积聚湿润,云雾缭绕,夜晚则孤根承接露水,显得格外美好。 石头上的花纹剥落后更显光怪陆离,仿佛是从海边的山中移来的,经历了无数岁月。 古老的艮岳遗迹已成草莽,但金色题字依旧清晰可见,记录着旧时的雕刻。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块形状奇特的石头——鳌峰石,它不仅地理位置显赫,与玉堂、蓬莱御阁相连,而且在不同的时间展现出不同的美。诗中通过“积润出云”和“孤根承露”等自然景象,赋予石头以生命和灵性。后两句则通过“土花剥尽”和“金题犹识”等细节,展现了石头的历史和沧桑,表达了对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感悟。

吴当

元抚州崇仁人,字伯尚。吴澄孙。幼以颖悟笃实称,长精通经史百家言。从祖父至京师,补国子生。澄卒,从之学者皆就当卒业。用荐为国子助教,预修辽金宋三史,书成,除翰林修撰,累迁翰林直学士。江南兵起,特授江西肃政廉访使,召募民兵,由浙入闽,参预镇压农民军,夺回建、抚两郡。寻以被诬解职。陈友谅据江西,欲用之,不从,乃执送江州,拘留一年。后隐居庐陵吉水。有《学言诗稿》。 ► 5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