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梅竹轩寄太史杨公

· 吴当
湖上开轩接浪波,映阶梅竹更婆娑。 润留翠黛春云合,寒入冰绡夜月多。 嘉实可供调鼎餗,长竿终自伴渔蓑。 清风三径人如玉,越水吴山奈尔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婆娑 (pó suō):形容枝叶纷披的样子。
  • 翠黛 (cuì dài):古代女子用以画眉的青黑色颜料,此处比喻青翠的山色。
  • 冰绡 (bīng xiāo):薄而透明的丝绸,比喻月光。
  • 调鼎餗 (tiáo dǐng sù):调制美食,鼎餗指美食。
  • 渔蓑 (yú suō):渔夫穿的蓑衣。
  • 三径 (sān jìng):指隐士居住的地方,源于汉代蒋诩隐居后,在院子里开辟三条小径,只与隐士求仲、由仲二人来往。
  • 人如玉 (rén rú yù):形容人品高洁,如同美玉。

翻译

湖上开轩,波浪与轩窗相接,映阶的梅树与竹林更显婆娑。 春云合拢,留下青翠的山色,夜月寒凉,透过薄如冰绡的月光。 梅实可用来调制美食,长竿竹子终将伴我如渔夫般自在。 在这清风徐来的隐居之地,人品高洁如玉,越水吴山的美景也奈何不了我。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湖上开轩所见的梅竹景色,通过“婆娑”、“翠黛”、“冰绡”等词语,生动地勾勒出一幅春云与夜月交织的自然画卷。诗中“调鼎餗”与“伴渔蓑”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而“人如玉”则彰显了诗人高洁的人格。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吴当

元抚州崇仁人,字伯尚。吴澄孙。幼以颖悟笃实称,长精通经史百家言。从祖父至京师,补国子生。澄卒,从之学者皆就当卒业。用荐为国子助教,预修辽金宋三史,书成,除翰林修撰,累迁翰林直学士。江南兵起,特授江西肃政廉访使,召募民兵,由浙入闽,参预镇压农民军,夺回建、抚两郡。寻以被诬解职。陈友谅据江西,欲用之,不从,乃执送江州,拘留一年。后隐居庐陵吉水。有《学言诗稿》。 ► 5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