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君则林倅南还辛酉登科今为京尹主文

· 宋褧
经笥便便玉价高,帝城十载屡游遨。 月中前度攀丹桂,天上今年种碧桃。 燕市风尘情浩浩,吴帆烟水兴滔滔。 仙舟幸有金华客,共与哦诗饮浊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经笥:装经书的箱子,比喻学识渊博。
  • 便便:形容肥满的样子,这里指学识丰富。
  • 玉价高:比喻才华出众,价值非凡。
  • 帝城:指京城。
  • 游遨:游玩。
  • 攀丹桂:比喻科举及第。
  • 天上:比喻朝廷。
  • 碧桃:比喻官职。
  • 燕市:指北京。
  • 风尘:比喻世俗的纷扰。
  • 浩浩:形容风尘的广大。
  • 吴帆:指江南的船只。
  • 烟水:指江南的水乡景色。
  • 滔滔:形容水流的盛大。
  • 仙舟:比喻美好的船只。
  • 金华客:指来自金华的客人,这里指作者自己。
  • 哦诗:吟诗。
  • 浊醪:浊酒。

翻译

你的学识渊博,如装满经书的箱子,才华横溢,价值非凡。在京城生活了十年,你经常游玩。

你曾在月下攀折丹桂,象征着科举及第;今年在朝廷中获得了官职,如同在天宫种下碧桃。

北京的风尘世俗,广阔无边,而江南的船只在水乡中穿行,景色如画,令人心旷神怡。

在这美好的船上,有来自金华的客人,我们一起吟诗,共饮浊酒,享受这难得的时光。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友人南归的情景,通过对比京城的繁华与江南的宁静,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和对离别的不舍。诗中运用了许多比喻和象征,如“经笥便便”形容友人的学识,“攀丹桂”和“种碧桃”分别象征科举及第和官职的获得,增强了诗歌的意象美。最后两句以共饮浊酒、吟诗作别,寄托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宋褧

宋褧

元大都人,字显夫。宋本弟。泰定帝泰定元年进士,除秘书监校书郎。顺帝至元初,历监察御史,遇事敢言。累拜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与修宋辽金三史,以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谥文清。有《燕石集》。 ► 6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