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高子敬归彭城

· 宋褧
元龙不拜富民侯,袖剑囊书苦掉头。 李愿有心盘谷去,阮咸无意雒中留。 春城寒食莺花静,日暮乡关汴泗流。 我亦拿舟江海去,试从沙鸟问黄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元龙:指东汉末年的陈登,字元龙,以豪迈著称。
  • 富民侯:古代官职,此处可能指有权势的官员。
  • 袖剑囊书:袖中藏剑,囊中带书,形容文武双全。
  • 掉头:转头,表示拒绝或不屑。
  • 李愿:唐代隐士,曾隐居盘谷。
  • 盘谷:地名,李愿隐居之地。
  • 阮咸:西晋文学家,阮籍之侄,与阮籍并称“大小阮”。
  • 雒中:即洛阳,古都名。
  • 汴泗流:汴水和泗水,两条河流,此处指代诗人的故乡。
  • 拿舟:划船。
  • 沙鸟:沙滩上的鸟。
  • 黄楼: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诗人要去的地方。

翻译

元龙不屑于向富民侯低头,他袖中藏着剑,囊中带着书,决绝地转头离去。李愿有心归隐盘谷,阮咸无意留在繁华的洛阳。春天的城池里,寒食节时莺花静谧,日暮时分,乡关处汴水和泗水悠悠流淌。我也将划船去江海,试着向沙滩上的鸟儿询问黄楼的方向。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元龙、李愿和阮咸的态度,表达了诗人对权势的不屑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袖剑囊书”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文武双全和决绝态度。后两句通过对春城寒食和日暮乡关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最后以划船寻访黄楼作为结尾,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探索。

宋褧

宋褧

元大都人,字显夫。宋本弟。泰定帝泰定元年进士,除秘书监校书郎。顺帝至元初,历监察御史,遇事敢言。累拜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与修宋辽金三史,以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谥文清。有《燕石集》。 ► 6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