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涔河石桥

· 宋褧
湾水溶溶漾碧虚,白虹高偃接云衢。 深春曲岸栽杨柳,落日□□□□□。 □□□□□□□,□□□□□□□。 □□□□含毫士,莫画寒江待渡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湾水溶溶:形容水流平缓,水面宽阔。
  • 漾碧虚:水波荡漾,呈现出碧绿的色彩。
  • 白虹高偃:白虹,指桥的倒影;高偃,形容桥高且平直。
  • 接云衢:连接天空的道路,形容桥高耸入云。
  • 曲岸栽杨柳:曲折的岸边种植着杨柳。
  • 含毫士:指文人墨客,含毫即指握笔。
  • 莫画寒江待渡图:不要画出寒冷江边等待渡船的景象。

翻译

水湾中的水流平缓宽阔,碧波荡漾,一座高高的石桥如白虹般横卧,连接着天空的道路。深春时节,曲折的岸边种植着杨柳,落日的余晖映照着。文人墨客们,不要画出寒冷江边等待渡船的景象,这里的景色已经足够美丽。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涔河石桥及其周围的自然景色,通过“湾水溶溶漾碧虚”和“白虹高偃接云衢”等句,生动展现了水面的宽阔与桥的高耸。诗中“曲岸栽杨柳”增添了春日的生机,而“莫画寒江待渡图”则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满足,不愿再画出凄凉的等待场景。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

宋褧

宋褧

元大都人,字显夫。宋本弟。泰定帝泰定元年进士,除秘书监校书郎。顺帝至元初,历监察御史,遇事敢言。累拜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与修宋辽金三史,以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谥文清。有《燕石集》。 ► 6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