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航亭为陈晋赋
山人筑居青涧傍,数间矮屋如舟航。
清风粼粼白石烂,满目野水凝秋光。
浴水凫鹭閒来去,凭栏总是沧洲趣。
竹间凉月白纷纷,更似芦花最深处。
高情阅世犹虚舟,久矣委心从去留。
秋风不待归张翰,夜雪每疑来子猷。
儿童忽报前川涨,云雾轩窗九天上。
故园梦断酒初醒,落日遥闻采莲唱。
西安城边芳草多,乱汀横渚尽烟波。
纫兰为佩寄远道,又恐閒门无客过。
迢递江南望江北,住久岂知身是客。
多情我自爱桐乡,自信鸥盟寒不得。
亦有扁舟彭蠡宾,别却槎头今几春。
明朝便合投簪笏,向子亭边与卜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野航亭:野外的船亭,指陈晋的居所。
- 筑居:建造居住的地方。
- 青涧:清澈的溪流。
- 舟航:船只。
- 粼粼:形容水清澈闪光。
- 白石烂:白色的石头在水中显得格外明亮。
- 野水:野外的水域。
- 凝秋光:凝聚着秋天的景色。
- 浴水凫鹭:在水中沐浴的野鸭和鹭鸟。
- 閒:同“闲”,悠闲。
- 凭栏:倚靠栏杆。
- 沧洲趣:指远离尘嚣的隐居生活。
- 竹间凉月:竹林中的清凉月光。
- 白纷纷:形容月光洒落的样子。
- 芦花:芦苇的花,常用来形容秋天的景色。
- 高情:高尚的情怀。
- 阅世:经历世事。
- 虚舟:空船,比喻超脱世俗。
- 委心:顺从心意。
- 去留:离开或留下。
- 张翰:东晋文学家,以隐逸著称。
- 子猷: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以隐逸著称。
- 轩窗:高大的窗户。
- 九天上:比喻极高的地方。
- 采莲唱:采莲时唱的歌。
- 乱汀横渚:杂乱的岸边和小岛。
- 纫兰为佩:用兰花编织的佩饰。
- 寄远道:寄给远方的人。
- 閒门无客过:指隐居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访。
- 迢递:遥远。
- 桐乡:指隐居的地方。
- 鸥盟:与鸥鸟为盟,比喻隐居生活。
- 彭蠡:湖名,在今江西省。
- 槎头:船头。
- 投簪笏:指放弃官职。
- 卜邻:选择邻居。
翻译
山人在清澈的溪流旁建造了居所,几间矮小的房屋如同船只。清风中,白色的石头在水中闪耀,四周的野水凝聚着秋天的景色。野鸭和鹭鸟在水中悠闲地来去,我倚靠栏杆,感受到的是远离尘嚣的隐居生活。竹林中的清凉月光洒落,更像是芦花最深处。
我高尚的情怀经历世事,如同空船,早已顺从心意,无论是离开还是留下。秋风不等我像张翰那样归隐,夜雪每每让我怀疑是子猷来访。儿童忽然报告前川涨水,云雾缭绕的高大窗户如同在九天之上。故园的梦断,酒初醒,落日时分,我远远听到采莲的歌声。
西安城边的芳草很多,杂乱的岸边和小岛遍布烟波。我用兰花编织的佩饰寄给远方的人,又担心隐居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访。我遥望江南到江北,住久了岂不知自己是客人。我多情地爱着桐乡,坚信与鸥鸟为盟的隐居生活不会寒冷。
我也有扁舟在彭蠡湖,告别了船头已有几个春天。明天我就该放弃官职,在子亭边与你做邻居。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山人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超脱,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隐士对世俗的超然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和比喻,如“虚舟”、“张翰”、“子猷”等,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整体上,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