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大本西台御史得一字
关陕古雄都,四塞若天室。
圣人物土贡,沃壤称第一。
皇威极西邮,声教无远昵。
崇台揽纪纲,郡国底宁谧。
赵君金闺彦,楚楚冰玉质。
出身翰墨场,已执太史笔。
朝峨惠文冠,夕策长亭驲。
弭节都门道,供帐集簪韠。
朔风吹秦陇,岳色寒崒嵂。
泾渭扬浊清,河水相荡潏。
皇皇霜简动,肃肃绣衣出。
丈夫报国心,重在理仁术。
矧兹圣明时,布衣靡阙失。
胡为守牧宰,往往败绳律。
饥渴剧饫饕,民隐讵遑恤。
岂无循良才,众丑成妒嫉。
遂令白黑挠,惩劝恒过实。
周询待摩抚,伺察到微密。
于焉振风采,勿使废彀率。
遄归报明廷,烟柳动春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四塞(sì sāi):四周都有要塞。
- 天室(tiān shì):天上的宫室,比喻坚固。
- 物土贡(wù tǔ gòng):按照土地的出产来进贡。
- 声教(shēng jiào):声威和教化。
- 纪纲(jì gāng):法度,秩序。
- 底宁谧(dǐ níng mì):达到安宁。
- 金闺彦(jīn guī yàn):指朝廷中的杰出人才。
- 冰玉质(bīng yù zhì):比喻人品清白高洁。
- 翰墨场(hàn mò chǎng):指文学或学术界。
- 太史笔(tài shǐ bǐ):指史官的笔,这里指史官的职责。
- 惠文冠(huì wén guān):古代官员的帽子,这里指官员的身份。
- 长亭驲(cháng tíng rì):长亭,古代驿站;驲,古代驿站用的马车。
- 弭节(mǐ jié):停止节制,这里指停止旅途。
- 供帐集簪韠(gòng zhàng jí zān bì):供帐,指宴席;集簪,指聚集官员;韠,古代官员的服饰。
- 朔风(shuò fēng):北风。
- 岳色(yuè sè):山色。
- 崒嵂(zú lǜ):高耸。
- 泾渭(jīng wèi):两条河流,这里指河流的清浊。
- 荡潏(dàng yù):水流激荡。
- 霜简(shuāng jiǎn):指御史的文书。
- 绣衣(xiù yī):指官员的服饰。
- 仁术(rén shù):仁政的方法。
- 靡阙失(mǐ quē shī):没有缺失。
- 守牧宰(shǒu mù zǎi):指地方官员。
- 败绳律(bài shéng lǜ):破坏法度。
- 饫饕(yù tāo):贪食。
- 民隐(mín yǐn):民众的疾苦。
- 循良才(xún liáng cái):遵循正道的才能。
- 众丑成妒嫉(zhòng chǒu chéng dù jí):众多不良之人因嫉妒而联合。
- 白黑挠(bái hēi náo):是非混淆。
- 惩劝(chéng quàn):惩罚和劝诫。
- 周询待摩抚(zhōu xún dài mó fǔ):周详地询问和耐心地抚慰。
- 微密(wēi mì):细微周到。
- 彀率(gòu lǜ):指法度。
- 遄归(chuán guī):迅速归来。
- 烟柳(yān liǔ):春天的柳树。
翻译
关陕是古代的雄都,四周有坚固的要塞,像天上的宫室一样。圣人根据土地的出产来进贡,这片沃土被誉为第一。皇威遍布极西的邮驿,声威和教化无处不在。高台之上,法度秩序得以维护,郡国达到安宁。赵君是朝廷中的杰出人才,人品清白高洁。他出身于文学界,已经执掌史官的职责。早晨戴上官员的帽子,晚上乘坐驿站的马车。在都门道上停下来,宴席上聚集了许多官员。北风吹过秦陇,山色高耸。泾渭两河的清浊分明,河水激荡。御史的文书震动四方,官员们肃然出发。大丈夫报国之心,重在实施仁政。何况在这圣明的时代,百姓没有缺失。为何地方官员常常破坏法度,像贪食一样不顾民众疾苦。难道没有遵循正道的才能,但众多不良之人因嫉妒而联合,是非混淆,惩罚和劝诫常常过度。需要周详地询问和耐心地抚慰,细微周到。因此要振作风采,不要废弃法度。迅速归来报告明廷,春天的柳树在烟雾中摇曳。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关陕的雄伟景象和赵君的杰出才能,同时表达了对仁政的推崇和对法度破坏的忧虑。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如北风、山色、河流,增强了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赵君的形象被塑造得清高而有力,他的行动象征着对国家和民众的责任感。诗的结尾,春天的柳树象征着希望和新生,预示着赵君的归来将为国家带来新的气象。整体上,诗歌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国家和民众深切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