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子月:农历十一月。
- 午日: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 壬子:天干地支纪年法中的一个组合,这里可能指特定的日期。
- 寒律:寒冷的气候。
- 黎庶:百姓。
- 干戈:战争。
- 苍天:天空,也指天意。
- 号令乖:命令不协调,指天意无常。
- 霾:(mái) 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浊现象。
- 氛埃:尘埃,比喻战乱或不安定的环境。
- 泰阶:古代星座名,比喻和平繁荣的景象。
翻译
客居的忧愁随日而增,寒冷的气候向东推进。 百姓遭受战争的蹂躏,苍天的命令无常。 夜晚江边的雷声送来雨水,山间的雾气清晨生出霾。 多么希望尘埃和战乱能够平息,春天的光明连接到和平繁荣的景象。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战乱时期百姓的苦难和作者对和平的渴望。诗中,“客愁随日度”表达了作者身处异乡的孤独与忧虑,“黎庶干戈暴”则直接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进一步烘托出时代的动荡与不安。最后,作者通过“安得氛埃净,春光接泰阶”表达了对和平与繁荣的深切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反映了元代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