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感十五首

· 吴当
帝患湮洪水,人思凿钜河。 万方劳畚锸,列郡困徵科。 处处黄巾社,纷纷赤子戈。 千年遗恨在,铭石写嵯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yān):淹没,泛指水患。
  • 钜河:指大河,这里特指黄河。
  • 畚锸 (běn chā):古代用来挖土的工具,这里指劳役。
  • 徵科:指征收赋税。
  • 黄巾社:指农民起义,黄巾是东汉末年农民起义的标志。
  • 赤子戈:指百姓拿起武器反抗。
  • 铭石:刻有文字的石头,常用来纪念或警示。
  • 嵯峨 (cuó é):形容山势高峻,这里比喻铭文深刻。

翻译

帝王忧虑洪水泛滥,人们渴望开凿大河。 万方百姓劳苦挖土,各郡县苦于征收税赋。 处处是黄巾起义的社团,纷纷是百姓拿起武器。 千年的遗恨犹在,铭刻在石头上,深刻而高耸。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元代社会的水患、劳役和民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百姓的苦难。诗中“帝患湮洪水”与“人思凿钜河”形成对比,表达了人们对治水工程的渴望和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后两句“万方劳畚锸,列郡困徵科”则揭示了百姓在重税和劳役下的艰辛。最后两句“千年遗恨在,铭石写嵯峨”则是对历史遗留问题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历史教训的铭记和对未来的警示。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时代苦难的深刻关注和对历史教训的沉痛反思。

吴当

元抚州崇仁人,字伯尚。吴澄孙。幼以颖悟笃实称,长精通经史百家言。从祖父至京师,补国子生。澄卒,从之学者皆就当卒业。用荐为国子助教,预修辽金宋三史,书成,除翰林修撰,累迁翰林直学士。江南兵起,特授江西肃政廉访使,召募民兵,由浙入闽,参预镇压农民军,夺回建、抚两郡。寻以被诬解职。陈友谅据江西,欲用之,不从,乃执送江州,拘留一年。后隐居庐陵吉水。有《学言诗稿》。 ► 524篇诗文

吴当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