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得乡信

· 吴当
旅思春江上,乡山宿雾中。 鬓毛难再黑,花蕊转添红。 病减诗囊在,愁多酒盏空。 衣冠俱散走,何地哭途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鬓毛(bìn máo):指人的鬓角处的头发,常用来比喻年龄或衰老。
  • 花蕊(huā ruǐ):花的雌蕊部分,这里比喻年轻或美丽。
  • 诗囊(shī náng):装诗稿的袋子,比喻诗才或诗作。
  • 酒盏(jiǔ zhǎn):小酒杯,这里指饮酒的器具。
  • 衣冠(yī guān):指士人的服饰,也泛指文人或官吏。
  • 散走(sàn zǒu):分散离开。
  • 途穷(tú qióng):比喻处境困难,无路可走。

翻译

春日里收到家乡的消息, 我的思绪飘荡在江上,家乡的山峦隐没在雾中。 鬓角的头发难以再次变黑,而花蕊却更加红艳。 虽然病痛减轻,诗囊仍在,但忧愁深重,酒杯已空。 衣冠士人纷纷离去,我该在何处哭泣,面对这无路可走的困境?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春日里对家乡的思念和自身境遇的感慨。诗中,“鬓毛难再黑,花蕊转添红”巧妙地运用了对仗,既描绘了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哀愁,又通过花蕊的“转添红”暗示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后两句“病减诗囊在,愁多酒盏空”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身体虽有好转但内心忧愁不减的情感。结尾的“衣冠俱散走,何地哭途穷”则深刻反映了诗人对时局动荡、士人离散的悲愤之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和对时世的无奈。

吴当

元抚州崇仁人,字伯尚。吴澄孙。幼以颖悟笃实称,长精通经史百家言。从祖父至京师,补国子生。澄卒,从之学者皆就当卒业。用荐为国子助教,预修辽金宋三史,书成,除翰林修撰,累迁翰林直学士。江南兵起,特授江西肃政廉访使,召募民兵,由浙入闽,参预镇压农民军,夺回建、抚两郡。寻以被诬解职。陈友谅据江西,欲用之,不从,乃执送江州,拘留一年。后隐居庐陵吉水。有《学言诗稿》。 ► 5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