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指挥作堂学傍名泮邻

· 吴当
旌棨将军第,今联孔子堂。 泮泉通射圃,庭草映宫墙。 义训三迁旧,家声五桂香。 城南天咫尺,驻屐许相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旌棨(jīng qǐ):古代官员出行时所用的仪仗,旌是旗帜,棨是木制的符信。
  • 泮(pàn):古代学校名,泮宫,这里指学校。
  • 射圃(shè pǔ):古代练习射箭的场所。
  • 庭草:庭院中的草。
  • 宫墙:指学校或官府的围墙。
  • 义训:指道德教诲。
  • 三迁:指孟母三迁的故事,孟母为了教育孟子,三次搬家选择良好的环境。
  • 家声:家族的名声。
  • 五桂:比喻家族中多人取得功名。
  • 驻屐(zhù jī):停下脚步。

翻译

将军的府邸现在变成了孔子学堂,学校的泉水与射箭场相通,庭院的草映衬着学校的围墙。这里传承着古老的道德教诲,家族中多人取得功名,名声远扬。学堂离城南不远,我停下脚步,希望能一同前往参观。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由将军府邸改建而成的孔子学堂,通过“旌棨将军第”与“今联孔子堂”的对比,展现了时代的变迁与文化的传承。诗中“泮泉通射圃,庭草映宫墙”生动地描绘了学堂的环境,既有文化气息又不失武备精神。后两句提及家族的道德教诲和功名成就,表达了对家族传统的自豪。结尾的“城南天咫尺,驻屐许相将”则流露出诗人对学堂的向往之情。

吴当

元抚州崇仁人,字伯尚。吴澄孙。幼以颖悟笃实称,长精通经史百家言。从祖父至京师,补国子生。澄卒,从之学者皆就当卒业。用荐为国子助教,预修辽金宋三史,书成,除翰林修撰,累迁翰林直学士。江南兵起,特授江西肃政廉访使,召募民兵,由浙入闽,参预镇压农民军,夺回建、抚两郡。寻以被诬解职。陈友谅据江西,欲用之,不从,乃执送江州,拘留一年。后隐居庐陵吉水。有《学言诗稿》。 ► 5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