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述怀

· 朱同
投迹穷山休便休,閒身犹抱古今愁。 百年自分田园乐,万里谁思社稷忧。 郭令岂无陶令志,董生宁有贾生筹。 经纶本是男儿事,莫理雕虫到白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投迹:投身,寄居。
  • 穷山:偏僻的山中。
  • 閒身:空闲的身体,指自己。
  • 犹抱:仍然怀有。
  • 古今愁:对古今事物的忧虑。
  • 自分:自己认为。
  • 社稷忧:对国家的忧虑。
  • 郭令:指郭子仪,唐代名将,这里泛指有志之士。
  • 陶令:指陶渊明,东晋时期的隐士,以田园诗著称。
  • 董生:指董仲舒,西汉时期的儒家学者。
  • 贾生筹:指贾谊,西汉时期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以谋略著称。
  • 经纶:治理国家的大事。
  • 雕虫:指琐碎的技艺或文学作品。

翻译

我投身于这偏僻的山中,便已决定休憩于此,尽管身体空闲,心中却仍怀有对古今事物的忧虑。 百年间,我自认为享受田园之乐,而万里之外,又有谁在为国家的忧虑而思索呢? 像郭子仪这样的英雄,难道没有陶渊明那样的隐逸之志吗? 像董仲舒这样的学者,难道没有贾谊那样的治国之策吗? 治理国家本是男儿的大事,不应将精力浪费在琐碎的技艺上,直至白发苍苍。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朱同在山居生活中的思考与感慨。诗中,“投迹穷山”体现了作者的隐逸生活,而“閒身犹抱古今愁”则揭示了他内心的忧国忧民之情。通过对比“百年自分田园乐”与“万里谁思社稷忧”,作者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后两句通过历史人物的比喻,强调了男儿应当关注国家大事,而非沉溺于琐碎技艺。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的高尚情操和远大抱负。

朱同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大同,号朱陈村民,又号紫阳山樵。朱升子。洪武中举明经,官至礼部侍郎。有文武才,工图绘,时称三绝。坐事死。著有《覆瓿集》。 ► 2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