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亲和前韵见示因再用韵奉寄

· 朱同
君不见少陵愁坐方书空,乱发过耳徒莑松。苍天欲留千载名,故为起僵令诗工。 又不见天山六月雪未融,平砂莽莽连苍穹。汉家大将不顾身,直使绝域觇皇风。 失意骑驴京华春,得志金辔摇玲珑。丈夫升沉类如此,古今一致谁能同。 天马振霜蹄,乾坤犹樊笼。莫以万里姿,俯恋春草丰。 黄州风景岂要观,秦岭高咏真途穷。昔贤俱同黄屋忧,宁为一已心冲冲。 用之夜惊鹅鸭池,不用晓访梅花丛。岁寒始知松柏坚,肯逐浪蕊浮花红。 腊冻成春泥,泉动土脉通。元气已复行周旋,与君静守毋匆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莑松(péng sōng):形容头发蓬松散乱的样子。
  • 起僵:使僵硬或停滞的事物重新活动起来。
  • (chān):窥视,观察。
  • 金辔(jīn pèi):金色的马缰绳,这里指高官显贵的坐骑装饰。
  • 樊笼:比喻束缚,限制。
  • 黄屋:古代帝王的车盖,这里指帝王的居所或权力中心。
  • 冲冲(chōng chōng):形容心情激动或不安。
  • 鹅鸭池:比喻平凡或低俗的地方。
  • 肯逐:愿意追随。
  • 腊冻:指冬季的严寒。
  • 土脉:土地的脉络,比喻国家的命脉或社会的根基。

翻译

你难道没看见杜甫愁苦地坐在那里,头发乱得像松树一样,只是徒劳地过耳。苍天似乎想留下他千年的名声,因此让他从僵硬中重新振作,使他的诗更加精妙。

又或者你没看见天山六月还覆盖着雪,平坦的沙漠一直延伸到苍穹的尽头。汉家的大将不顾自身安危,直奔绝域去窥探皇家的风范。

在失意时骑着驴子在京城的春天里徘徊,一旦得志,金色的马缰绳摇曳生辉。大丈夫的升沉起伏大抵如此,古今之间谁能完全相同。

天马振起霜蹄,整个世界对他们来说不过是束缚。不要因为万里的姿态,就俯身留恋春天的草地。

黄州的风景哪里值得观赏,秦岭的高歌才是真正的旅途。昔日的贤人都有着与帝王相同的忧虑,岂能只为自己心情激动。

在夜晚,用这种心情去惊扰鹅鸭池,不用等到早晨去探访梅花丛。岁寒之时才知道松柏的坚韧,不愿意追随那些浮华的花朵。

冬季的严寒结成春天的泥土,泉水的流动使土地的脉络通畅。元气已经恢复,开始周而复始,愿你静守,不要匆忙。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杜甫和汉家大将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起伏和命运无常的深刻理解。诗中,“天马振霜蹄,乾坤犹樊笼”一句,以天马象征高远的志向,而“乾坤犹樊笼”则表达了即使志向高远,也难免受到现实的束缚。后文通过对松柏与浮花的对比,强调了坚韧不拔的品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于坚守初心、不随波逐流的坚定态度。

朱同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大同,号朱陈村民,又号紫阳山樵。朱升子。洪武中举明经,官至礼部侍郎。有文武才,工图绘,时称三绝。坐事死。著有《覆瓿集》。 ► 2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