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榆河驿

· 江源
皇华首站榆河驿,偶遇元戎半日谈。 坐促庖人炊午饭,旋呼津吏换征骖。 几家市井通燕北,何处云山望粤南。 三酌茅柴仍上马,朔风萧飒鬓鬖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皇华:指皇帝的使者。
  • 元戎:指军队的统帅。
  • 庖人:厨师。
  • 津吏:管理渡口的小吏。
  • 征骖:指旅行者的马车。
  • 市井:指城镇。
  • 燕北:指燕地以北,即今北京一带。
  • 粤南:指广东一带。
  • 茅柴:指简单的酒食。
  • 朔风:北风。
  • 萧飒:形容风声。
  • 鬓鬖鬖:形容头发蓬松散乱。

翻译

作为皇帝使者的首站,我来到了榆河驿,偶然遇到了军队的统帅,与他交谈了半日。坐在那里,催促厨师准备午饭,又叫来管理渡口的小吏更换我的马车。这个市镇连接着燕地以北,而我心中却遥望着广东的山川。喝了三杯简单的酒食后,我再次上马,北风呼啸,我的头发在风中蓬松散乱。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榆河驿的所见所感,通过与军队统帅的交谈、午饭的准备、马车的更换等细节,展现了旅途中的生活场景。诗中“几家市井通燕北,何处云山望粤南”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北方市镇的观察,又透露出对南方家乡的思念。结尾的“朔风萧飒鬓鬖鬖”则以北风的凛冽和诗人头发的散乱,形象地表达了旅途的艰辛和诗人的孤独感。

江源

明广东番禺人,字一原。成化五年进士。任上饶知县,清讼狱,百姓感服。迁户部主事,历郎中,清慎自持,且有文誉。以忤权贵出为江西按察佥事。综理屯田水利,烛奸刷弊,不动声色。擢四川副使,乞休归,优游泉石,以诗自娱。卒年七十二。有《桂轩集》。 ► 11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