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五年九月八日司空戴先生召诸公为白去寺之游归途间张靖州有九日遣怀之作遂次其韵十四首
故国逢重九,登高望眼开。
此时堪适意,落日未须催。
莫惜题糕句,休辞泛菊杯。
凉风吹酒醒,骑马北门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弘治五年:明朝时期的一个年份,即公元1492年。
- 司空戴先生:人名,可能是当时的官员或文人。
- 白去寺:地名,可能是一个寺庙。
- 张靖州:人名,可能是当时的官员或文人。
- 九日遣怀:指在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所作的抒发情怀的诗。
- 次其韵:按照张靖州诗的韵脚来作诗。
- 题糕句:指写诗赞美糕点的句子,这里泛指写诗。
- 泛菊杯:指重阳节时饮菊花酒的习俗。
翻译
在弘治五年的九月八日,司空戴先生邀请我们一同前往白去寺游览。在归途中,张靖州创作了关于重阳节的抒怀诗,我便按照他的韵脚写了十四首诗。
在故国重阳节这一天,我登上高处,视野开阔,心情舒畅。此时此刻,我感到非常惬意,夕阳的余晖并不需要催促。我不惜写下赞美糕点的诗句,也不推辞举杯畅饮菊花酒。凉风吹拂,使我酒醒,我骑着马从北门返回。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重阳节登高望远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节日习俗的享受。诗中“登高望眼开”一句,既展现了登高所带来的视野开阔,也隐喻了心境的豁达。后文通过“题糕句”和“泛菊杯”等细节,进一步体现了诗人对节日文化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透露出一种宁静而满足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