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浦寄黄惟雅

· 佘翔
江夏怜新别,论交十载情。 停舟依柘浦,下榻恋芝城。 风雨花间啸,琴樽竹下迎。 即今馀梦寐,隔水听啼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南浦:南面的水边,后泛指送别之地。
  • :寄信,这里指通过诗表达思念之情。
  • 黄惟雅:人名,诗人的朋友。
  • 佘翔:明代诗人,字宗汉,号凤台,福建莆田人。
  • 江夏:地名,今湖北武汉一带。
  • :怜惜,惋惜。
  • 论交:谈论交情,指与朋友交往。
  • 十载:十年。
  • 停舟:停船。
  • :依靠,停留。
  • 柘浦: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下榻:留宿。
  • :留恋。
  • 芝城: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风雨花间啸:在风雨中的花丛中长啸,形容豪放不羁的情态。
  • 琴樽竹下迎:在竹林下弹琴饮酒,形容闲适的生活。
  • :同“余”,剩下的。
  • 梦寐:睡梦。
  • 隔水听啼莺:隔着水听到莺鸟的啼叫,形容思念之情。

翻译

在南面的水边,我通过这首诗表达对黄惟雅的思念。我们在江夏这个地方惋惜地分别,谈论着十年的深厚友情。我停船在柘浦,留宿在芝城,怀念着那些风雨中在花丛中长啸,竹林下弹琴饮酒的日子。即使现在,我仍然在梦中与你相见,隔着水听着莺鸟的啼叫,感受着那份远隔的思念。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和不舍之情。诗中通过“江夏怜新别”和“论交十载情”描绘了与朋友深厚的友情和分别的惋惜。后文中的“风雨花间啸,琴樽竹下迎”则生动地回忆了与朋友共度的美好时光。结尾的“即今馀梦寐,隔水听啼莺”更是以梦境和莺啼的意象,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无尽思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佘翔

明福建莆田人,字宗汉,号凤台。嘉靖三十七年进士。任全椒知县。与御史议事意见相左,即拂衣罢去,放游山水以终。工诗,有《薜荔园诗稿》及《文草》。 ► 12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