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邵梦弼王重甫林贞济陈振狂登乌石山作

· 佘翔
望里青山一片孤,登临长啸共吾徒。 万家烟树还明灭,九月江鸿乍有无。 沧海微茫虚蜃气,白云摇曳隐浮屠。 尊前俱是悲秋者,憔悴何如楚大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长啸:大声呼喊,抒发情感。
  • 吾徒:我们这些人。
  • 江鸿:江上的大雁。
  • 微茫:模糊不清。
  • 蜃气:海市蜃楼,指光线经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发生显著折射时,把远处景物显示在空中或地面的奇异幻景。
  • 摇曳:轻轻摇摆。
  • 浮屠:佛塔。
  • 尊前:酒杯前,指饮酒时。
  • 悲秋者:指悲秋的人,即感伤秋天的人。
  • 楚大夫:指屈原,楚国大夫,后因忧国忧民而投江自尽。

翻译

眺望中的青山孤零零地矗立,我们一同登高,大声呼喊,抒发情感。 万家灯火在烟雾中忽明忽暗,九月江上的大雁时隐时现。 沧海上的景象模糊不清,仿佛虚幻的海市蜃楼,白云轻轻摇摆,隐约可见佛塔。 在酒杯前,我们都是感伤秋天的人,憔悴的样子又怎能比得上楚国的屈原大夫。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们登高望远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伤和对屈原的敬仰。诗中“长啸”、“烟树明灭”、“江鸿有无”等意象生动传神,展现了秋天的萧瑟与变幻。结尾以“楚大夫”屈原作比,抒发了诗人对忧国忧民的屈原的深切同情与敬仰,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自身的悲秋情怀和忧国之情。

佘翔

明福建莆田人,字宗汉,号凤台。嘉靖三十七年进士。任全椒知县。与御史议事意见相左,即拂衣罢去,放游山水以终。工诗,有《薜荔园诗稿》及《文草》。 ► 12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