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二首
今夕复何夕,偃仰兹岁周。
恋膏耀室隅,中馈进芳馐。
虽无车马客,亲戚自相酬。
游鱼安深渊,翔鸟止故丘。
所欢在桑梓,馀者何复求。
逝节不重至,来者难预谋。
长跪奉此爵,延年乐千秋。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除夜:即除夕,农历年的最后一天。
- 偃仰:安卧,这里指安然度过。
- 兹岁周:这一年即将结束。
- 恋膏:指灯火。
- 中馈:家中主持饮食的人,这里指家中的饮食。
- 芳馐:美味的食物。
- 相酬:相互敬酒。
- 游鱼安深渊:比喻人在安全的环境中。
- 翔鸟止故丘:比喻归家。
- 桑梓:家乡的代称。
- 逝节:过去的节日。
- 长跪:古代的一种礼节,表示尊敬。
- 爵:古代的一种酒器。
翻译
今夜又是何夜,安然度过了这一年。灯火照亮了屋角,家中的饮食摆上了美味佳肴。虽然没有车马客人,但亲戚们相互敬酒。游鱼在深渊中安然,飞鸟停留在故土的山丘上。所欢喜的是在家乡,其他的还有什么可求呢?过去的节日不会重来,未来的事情也难以预料。我长跪着举起这酒爵,祝愿延年益寿,乐享千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除夕之夜的宁静与温馨。诗人通过对家中灯火、美食、亲戚相聚的描写,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和对安稳生活的满足。诗中“游鱼安深渊,翔鸟止故丘”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强调了家的安全和温暖。结尾处对未来的不可预知性表示了感慨,同时通过长跪敬酒的仪式,传达了对长寿和美好生活的祝愿。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家庭和传统节日的珍视。

何景明
明河南信阳人,字仲默,号大复。八岁能作文,十五中举人。弘治十五年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刘瑾用事,谢病归。瑾败,以荐除中书。时武宗多以佞幸为义子。景明疏言“义子不当蓄,宦官不当宠”。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以病投劾归,抵家而卒。与李梦阳齐名,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时人言天下诗文必称“何李”。又与边贡、徐祯卿并称四杰,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称七才子,即所谓“前七子”。然何、李成名之后,论诗每相牴牾。申何者谓何诗俊逸,李诗粗豪,盖风格实有区别。有《大复集》、《雍大记》、《四箴杂言》。
► 16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