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使君擢霸州兵备道还东省

· 佘翔
青阳初转大梁城,尊酒骊歌听早莺。 海岱东行辞魏国,风云北指护燕京。 两河阴满甘棠树,三辅烟消细柳营。 惆怅临岐无可赠,平原春草日含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青阳:指春天。
  • 大梁城:古代地名,今河南省开封市。
  • 尊酒:指美酒。
  • 骊歌:古代送别的歌曲。
  • 海岱:指东海和泰山,这里泛指山东地区。
  • 魏国:古代国名,这里指河南一带。
  • 风云:比喻时局变化。
  • 燕京:指北京。
  • 两河:指黄河和淮河。
  • 甘棠树:古代传说中的树,象征着仁政和德政。
  • 三辅:古代京城附近的地区。
  • 细柳营:古代军营的名称,这里指军队。
  • 临岐:分别的路口。
  • 平原:广阔的平地。

翻译

春天刚刚来到大梁城,我们举杯唱着送别的歌曲,听着早春的莺声。你将离开山东,告别河南,风云变幻中向北前往北京。黄河和淮河两岸,甘棠树成荫,象征着仁政;京城附近的烟雾散去,细柳营中的军队也显得清晰。在分别的路口,我感到惆怅,没有什么可以赠送给你,只有平原上春草含情,寄托着我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佘翔送别王使君的作品,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送别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祝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青阳”、“大梁城”、“骊歌”等,营造出一种既温暖又感伤的氛围。后两句通过对“甘棠树”和“细柳营”的描写,暗含对友人未来仕途的美好祝愿。结尾的“平原春草日含情”则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祝福。

佘翔

明福建莆田人,字宗汉,号凤台。嘉靖三十七年进士。任全椒知县。与御史议事意见相左,即拂衣罢去,放游山水以终。工诗,有《薜荔园诗稿》及《文草》。 ► 12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