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薛公仪:人名,具体身份不详。
- 移樽:转移酒杯,指改变饮酒的地点或方式。
- 咸平寺:寺庙名。
- 李少白、郑长玉、闵文逸:人名,具体身份不详。
- 汉廷侍从:指在朝廷中担任侍从的官员。
- 翩翩:形容风度优雅、举止轻盈。
- 绣佛:指精美的佛像。
- 双林:佛教中的地名,指佛陀涅槃的地方。
- 白马:指佛教传入中国时,有白马驮经的传说。
- 三竺:指杭州的灵隐、天竺等佛教圣地。
- 青莲:佛教中象征清净的莲花。
- 旃檀:一种香木,常用于佛教仪式。
- 仙幡:佛教中用于仪式的旗帜。
- 优钵花:即优昙钵花,佛教中象征无上珍贵的花。
- 陶谢:指东晋诗人陶渊明和谢灵运,代表高洁的文学风格。
- 逃禅:指逃避世俗,寻求禅理。
翻译
汉朝的侍从们风度翩翩,为何带着酒来到这绣佛前?秋天已深,双林之地,白马停歇,人们前往三竺之地,向青莲致敬。旃檀的香气中,仙幡随风飘动,优钵花的光彩照亮了悬挂的彩笔。莫非是因为诗名与陶谢并列,更凭借醉酒之中,寻找禅理的逃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文人在咸平寺的聚会,通过丰富的佛教意象和历史典故,展现了他们的文化修养和精神追求。诗中“汉廷侍从气翩翩”一句,即展现了他们的风度与地位,而“秋入双林停白马,人从三竺礼青莲”则通过佛教圣地和象征物,表达了他们对佛教文化的尊重和向往。结尾的“莫是诗名陶谢并,更凭醉里一逃禅”则透露出他们希望通过诗歌和醉酒来寻求精神上的超脱和自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明代文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