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杨道行徵会濮上呈李伯承穆敬甫陈翼甫

· 佘翔
南北无劳断客魂,櫜鞬此日属中原。 词盟已自开城濮,吏隐何妨傲漆园。 河上古丘悲帝子,天涯芳草怨王孙。 当筵不作长鲸饮,萍梗重逢未可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櫜鞬(gāo jiān):古代盛放弓箭的袋子,这里指代武士或武备。
  • 词盟:指诗文之会,即文人的聚会。
  • 城濮:古地名,位于今山东省境内,春秋时期晋楚两国曾在此大战,这里借指文人的聚会之地。
  • 吏隐:指官吏隐退或隐居。
  • 漆园:庄子曾为漆园吏,后世常用漆园指代庄子或其隐居之地。
  • 帝子:指帝王的儿子,这里可能指历史上的某位帝王之子。
  • 王孙:古代对贵族子弟的通称。
  • 萍梗:比喻行踪无定,像浮萍和断梗一样随水漂流。

翻译

南北之间不再需要让旅人断魂,这一天武士们聚集在中原。 文人的聚会已经在城濮展开,官吏隐退又何妨傲视漆园。 古老的河丘上为帝子悲伤,天涯的芳草对王孙充满怨恨。 在宴会上不作长鲸般的豪饮,像浮萍和断梗重逢也未可言说。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文人在城濮的聚会,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櫜鞬此日属中原”展现了武士的英姿,而“词盟已自开城濮”则体现了文人的雅集。后句通过“吏隐何妨傲漆园”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羡慕。末句“当筵不作长鲸饮,萍梗重逢未可论”则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友情难得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隐逸生活的复杂情感。

佘翔

明福建莆田人,字宗汉,号凤台。嘉靖三十七年进士。任全椒知县。与御史议事意见相左,即拂衣罢去,放游山水以终。工诗,有《薜荔园诗稿》及《文草》。 ► 12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