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堂春

· 王哲
试问修行,才登户牖,应是下手何如。便先令欢乐,于已开舒。待款款寻来,的当端正,意灭情祛。做嬉嬉坦荡,更认闲闲,闲里安居。 从前一一细想,好搜玄揣妙,时复亲书。顿省悟,怡然超出,苦海迷衢。这番见真真那个,唯分明本有元初。却还旧处,返光回照,独证无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锦堂春:词牌名,属于宋词的一种格式。
  • 王喆:元代诗人,此处提及的“王喆”可能是指元代道士王重阳,他是全真教的创始人,其诗作多涉及道教修行和哲理。
  • 修行:指道教或佛教中的修炼行为,旨在达到精神或身体的提升。
  • 户牖:门户和窗户,比喻修行的开始或入门。
  • 款款:慢慢地,从容不迫的样子。
  • 的当:恰当,合适。
  • 意灭情祛:意指消除杂念和情感的干扰。
  • 嬉嬉坦荡:形容心情愉快,无所顾虑。
  • 闲闲:悠闲自在。
  • 搜玄揣妙:探索深奥和微妙的道理。
  • 苦海:佛教用语,比喻充满苦难的世俗世界。
  • 迷衢:迷失在复杂的道路中,比喻迷茫的状态。
  • 真真:真实的状态或本质。
  • 本有元初:指事物本来的初始状态或本质。
  • 返光回照:比喻反思或自我审视。
  • 独证无馀:独自证悟,达到无余的境界。

翻译

请问修行之道,刚踏入门户,应该如何下手呢?首先让自己感到快乐,使内心开阔舒畅。然后慢慢地寻找,确保方法恰当,意图消除情感的干扰。做到心情愉快,无所顾虑,在悠闲中安居。

仔细回想从前,努力探索深奥和微妙的道理,不时地亲笔书写。突然领悟,愉快地超越,脱离苦难的世俗世界和迷茫的状态。这次看到真实的状态,唯有清晰地认识到事物的本初。然后回到原来的地方,通过反思自我审视,独自证悟,达到无余的境界。

赏析

这首作品描述了修行的过程和心境的变化。诗人通过修行,从初入门户到逐渐领悟深奥的道理,最终达到心灵的净化和超脱。诗中运用了丰富的道教和佛教术语,如“修行”、“苦海”、“迷衢”等,表达了修行者对世俗的超越和对真理的追求。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修行者在精神探索中的心路历程。

王哲

金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 6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