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 王哲
不识惭惶,要人津送。情生念起般般动。心神指引乞为缘,三餐饱后休胡用。 岂许医看,莫交人重。行符咒水良因种。哩凌哩啰啰哩凌,长随走蓬莱玉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惭惶:羞愧惶恐。
  • 津送:渡河送行,比喻帮助或支持。
  • 情生念起:情感产生,念头升起。
  • 般般动:种种变化。
  • 心神指引:心灵和精神的引导。
  • 乞为缘:乞求作为缘由。
  • 三餐饱后:吃饱饭后。
  • 胡用:随意使用。
  • 医看:医生诊断。
  • 人重:他人重视。
  • 行符咒水:进行符咒和水的仪式。
  • 良因种:良好的因果种子。
  • 哩凌哩啰啰哩凌:咒语或歌曲的重复部分,无实际意义,用于增加神秘感或节奏感。
  • 走蓬莱玉洞:前往神话中的仙境蓬莱和玉洞。

翻译

不要感到羞愧和惶恐,需要他人的帮助和支持。情感和念头一起产生,种种变化随之而来。心灵和精神引导着,乞求以此为缘由,但在吃饱饭后不要随意行动。

不需要医生来诊断,也不要让他人过分重视。进行符咒和水的仪式,种下良好的因果种子。重复念诵咒语,随着前往神话中的仙境蓬莱和玉洞。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述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对精神世界的向往和对物质世界的超然。诗中“不识惭惶,要人津送”展现了作者坦然接受他人帮助的心态,而“心神指引乞为缘”则强调了精神追求的重要性。最后,通过“行符咒水良因种”和“走蓬莱玉洞”的描绘,进一步体现了作者对超脱现实、追求更高精神境界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性和神秘感。

王哲

金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 6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