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 · 劝修行

· 王哲
莫行功,休打坐。如要修持,先把心猿锁。黑气收归无漏破。慢慢升腾,保养灵真么。 姹娘嬉,婴子卧。搬上中田,总向明堂过。折得白莲花一朵。携去虚空,放出珍珠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心猿:比喻心思不定,如同猴子跳跃般难以控制。
  • 黑气:指体内的不良气息或杂念。
  • 无漏:佛教用语,指没有漏洞,这里指修炼到无瑕疵的境界。
  • 灵真:指修炼者的精神或灵魂。
  • 姹娘:指修炼中的女性形象,常用来比喻修炼者的内在精神。
  • 婴子:指修炼中的婴儿形象,常用来比喻修炼者的内在精神。
  • 中田:指人体的中丹田,位于胸口。
  • 明堂:指人体的上丹田,位于头顶。
  • 白莲花:佛教中常用来比喻清净无染的心灵。
  • 虚空:指广阔无边的空间,这里比喻超越世俗的境界。
  • 珍珠颗:比喻修炼成果,如珍珠般珍贵。

翻译

不要急于练功,也不要静坐冥想。如果要修炼,首先要控制住你那不安分的心思。将体内的不良气息或杂念收束,修炼到无瑕疵的境界。慢慢地提升自己,保养你的精神或灵魂。

想象中的女性形象和婴儿形象在嬉戏,将它们引导到胸口的中丹田,再向上引导到头顶的上丹田。最终,你将折得一朵象征清净无染心灵的白莲花。带着这朵莲花,进入超越世俗的广阔空间,释放出如珍珠般珍贵的修炼成果。

赏析

这首作品以修炼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描绘了修炼的过程和境界。诗人强调了控制心思、收束杂念的重要性,并鼓励修炼者慢慢提升自己,保养精神。通过将内在精神形象化为女性和婴儿,并引导它们在身体内上升,诗人展现了修炼的动态过程。最终,折得白莲花并进入虚空,释放出珍珠般的修炼成果,象征着修炼者达到了清净无染、超越世俗的境界。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修炼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王哲

金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 6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