酹江月

· 王哲
本初面目,禀三光精秀,分来团聚。得得成形唯自在,应占逍遥门户。一个灵明,因何堕落,扑入凡胎处。轮回贩骨,几时休歇停住。 搜获虚幼身躯,荣华富贵,莫也非坚固。顿悟如如缘合后,深谢真师垂顾。秘诀亲传,依从做彻,达了凭遭遇。云朋霞友,并归蓬岛琼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酹江月:词牌名,又称《念奴娇》。
  • 禀三光精秀:禀,承受;三光,指日、月、星的光辉。
  • 得得:自然地。
  • 灵明:指灵魂。
  • 贩骨:轮回中不断转生的比喻。
  • 虚幼:虚幻,不实在。
  • 如如:佛教术语,指真实不变的状态。
  • 云朋霞友:比喻志同道合的朋友。
  • 蓬岛琼路:比喻仙境。

翻译

我的本初面目,承受着日、月、星的光辉精华,自然地聚集成形。形成后自在无拘,本应占据逍遥的门户。一个灵明的灵魂,为何堕落,扑入凡人的胎中。在轮回中不断转生,何时才能休止停留。

搜寻到虚幻的身躯,享受荣华富贵,却也并非坚固不摧。顿悟到真实不变的状态是因缘合和之后,深深感谢真师的垂顾。秘诀亲自传授,依照执行到底,达成了就凭着这份遭遇。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同归向仙境的琼路。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灵魂的堕落与轮回,表达了对于生命本质和存在状态的深刻思考。词中“禀三光精秀”展现了生命的神圣与光辉,而“贩骨”则揭示了生命的无常与轮回之苦。后文通过对“如如”状态的顿悟和对真师的感激,表达了对于解脱与归真的向往。整首词意境深远,语言凝练,体现了元代词人对于生命哲理的深刻洞察。

王哲

金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 635篇诗文

王哲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