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 于京兆府学正来彦中处觅墨
毛颖归余,楮生从我,陶泓三事奇瑰。陈玄不止,尚未得相陪。日夜搜神定思,在何处、多隐文才。谁堪访,高明上士,唯有彦中来。
浑材。如见慧,便教磨出,云浪恢恢。书灵任宝篆,救苦消灾。愿使家家奉道,人人悟、总免轮回。成功行,前程路稳,同去宴蓬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毛颖:指毛笔。
- 楮生:指纸。
- 陶泓:指砚台。
- 陈玄:指墨。
- 文才:指文字或书法的才能。
- 高明上士:指有高深学问和高尚品德的人。
- 彦中:人名,即来彦中,京兆府学正。
- 浑材:指未经雕琢的材料,这里比喻人的本性。
- 慧:智慧。
- 云浪恢恢:形容墨迹如云浪般广阔无垠。
- 宝篆:指珍贵的书法作品。
- 轮回:佛教中的生死轮回。
- 成功行:指修行成功。
- 蓬莱:传说中的仙境。
翻译
毛笔归我所有,纸张随我使用,砚台也是我珍视的奇瑰之物。墨还未得到,尚未能与之相伴。日夜搜寻思索,何处隐藏着多才的文士。谁能来访,高明之士,唯有彦中前来。
这未经雕琢的材料,如见其智慧,便教它磨出,墨迹如云浪般广阔无垠。书法之灵任由宝篆挥洒,救苦消灾。愿使家家奉道,人人觉悟,总免于轮回。修行成功,前程路稳,同去仙境蓬莱宴饮。
赏析
这首作品以觅墨为引,实则表达了对高深学问和高尚品德的追求。通过毛笔、纸张、砚台的比喻,展现了作者对文化艺术的珍视。诗中“高明上士,唯有彦中来”一句,既表达了对来彦中学识的赞赏,也体现了对高尚人格的向往。后文通过对书法艺术的赞美,寄托了作者对人们觉悟、免于轮回的美好愿望,以及对修行成功、共赴仙境的憧憬。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文化和精神境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