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梢青

· 王哲
平等平等,复过莱州,须行救拯。害风儿、阐化匀均,化良归善肯。 二仪三耀常为正。察人心、恰如斗秤。若不高、更没于低,也神仙有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平等:指人人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 复过:再次经过。
  • 莱州:地名,今山东省莱州市。
  • 救拯:救助,拯救。
  • 害风儿:指不良风气或邪恶行为。
  • 阐化:阐明教化,传播道德。
  • 匀均:均匀,平衡。
  • 化良归善:引导人们向善,改变不良行为。
  • :愿意,能够。
  • 二仪:指天地。
  • 三耀:指日、月、星。
  • 常为正:经常保持正确或正常状态。
  • 察人心:观察人的内心。
  • 恰如斗秤:比喻公正无私,如同用斗秤衡量一样准确。
  • 若不高:如果不提升。
  • 更没于低:也不会沉沦于低俗。
  • 也神仙有应:即使是神仙也会有感应。

翻译

平等啊平等,再次经过莱州,必须去施行救助和拯救。消除那些不良风气,传播道德教化,使人们愿意向善。 天地和日月星辰总是保持正常状态,观察人们的内心,就像用斗秤衡量一样公正。如果不提升自己,也不会沉沦于低俗,即使是神仙也会有感应。

赏析

这首作品强调了平等和救赎的重要性,通过“平等”和“救拯”两个核心概念,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公正和道德教化的追求。诗中“害风儿、阐化匀均,化良归善肯”展现了作者对于改变不良风气、引导人们向善的决心。同时,通过天地日月星辰的比喻,强调了公正无私的重要性。最后,提到即使是神仙也会有感应,暗示了道德行为的高尚和神圣。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作者对于道德和公正的深刻理解和坚定信念。

王哲

金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 6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