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岁

· 王哲
汨汨尘寰扰。苦苦尤深窈。长系绊、不分晓。日生还恁地,夜梦魂惊杳。听分表。都缘劫劫波波绍。急急心开肇。早早俱除剿。 回首处、见明了。一般真个好。万道银霞绕。这番了。秋潭皓月波光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汨汨(mì mì):形容水流声,这里比喻尘世的纷扰不断。
  • 尘寰:人世间。
  • 尤深窈:特别深邃幽暗。
  • 系绊:束缚。
  • 恁地(rèn dì):如此,这样。
  • 惊杳:惊慌而深远。
  • 分表:分辨,表明。
  • 劫劫波波:连续不断,波折重重。
  • :继续。
  • 心开肇:心境开阔,开始觉悟。
  • 除剿:消除,剿灭。
  • 明了:明白,清晰。
  • 银霞:银色的霞光。
  • 秋潭皓月:秋天的潭水映着明亮的月光。
  • 波光晶:波光闪烁,晶莹剔透。

翻译

尘世间的纷扰如水流般不断,其中的苦难深邃而幽暗。长久以来,我们被束缚,不分昼夜。日子就这样过去,夜晚梦中却感到惊慌而深远。听,这一切都需要分辨清楚。都是因为连续不断的波折和继续。

急切地打开心境,开始觉悟,希望早日消除这一切。回首一看,一切都变得清晰明了。真实的美好显现出来,万道银色的霞光环绕四周。这一次,秋天的潭水映着明亮的月光,波光闪烁,晶莹剔透。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从尘世的纷扰和苦难中觉醒的过程,通过对比尘世的束缚与觉悟后的自由,表达了追求心灵解放的渴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汨汨尘寰扰”、“万道银霞绕”等,形象地展现了从迷茫到明了的转变。最后以“秋潭皓月波光晶”作结,寓意着觉悟后的心境如秋夜的月光般清澈明亮,波光粼粼,充满了宁静与美好。

王哲

金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 635篇诗文

王哲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