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不见月

· 安熙
萧飒西风起暮愁,无端阴翳掩晴秋。 何当放出中天月,重照山河十二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萧飒(xiāo sà):形容风声或气氛凄凉。
  • 阴翳(yīn yì):指云层遮蔽天空。
  • 何当:何时能够。
  • 中天:天空的中央。
  • 山河十二州:泛指中国全境。

翻译

西风凄凉,傍晚时分带来忧愁, 无端的云层遮蔽了晴朗的秋日。 何时才能让月亮重新升起, 再次照亮整个中国的山河大地。

赏析

这首作品以中秋不见月为背景,通过描绘西风的凄凉和云层的遮蔽,表达了诗人对晴朗秋夜的渴望。诗中“何当放出中天月”一句,寄托了诗人对光明和希望的期盼,同时也隐含了对国家山河的深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国家的双重关怀。

安熙

元真定藁城人,字敬仲,号默庵。性至孝。既承家学,又私淑刘因之学。其学一以圣贤为师。不屑仕进,家居教授,四方之来学者,多所成就。有《默庵集》。 ► 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