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征妇哭

· 白珽
战国曾闻挟两戈,病中军不渡交河。 一身同为明庭死,死敌强于死病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止征妇哭:制止征妇的哭泣。征妇,指出征将士的妻子。
  • 战国: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以诸侯国之间的战争频繁而著名。
  • 挟两戈:手持两把戈,形容武士的勇猛。
  • 病中:生病期间。
  • 军不渡交河:军队没有渡过交河。交河,古代河流名,这里可能指具体的战场或军事行动。
  • 明庭:指朝廷,国家。
  • 死敌:死于与敌人的战斗。
  • 强于:胜过,比...更好。

翻译

在战国时期曾听说有勇士手持两把戈, 而我生病时军队没有渡过交河。 我宁愿为国捐躯,死于战场, 因为死于战斗比死于疾病更有价值。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忠诚和牺牲精神的崇高赞美。诗中,“战国曾闻挟两戈”一句,通过历史典故展现了武士的英勇,而“病中军不渡交河”则反映了诗人即使在病中也不忘国家的安危。后两句“一身同为明庭死,死敌强于死病多”更是强烈表达了诗人宁愿战死沙场,也不愿因病而亡的决心,体现了其对国家的深厚情感和牺牲精神。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尚的品格和坚定的信念。

白珽

宋元间钱塘人,字廷玉,号湛渊,又号栖霞山人。少颖敏,博通经史。世祖至元末授太平路儒学正,摄行教授事,建天门、采石二书院。仕至儒学副提举。诗文一主于理,刘辰翁称其诗逼陶、韦,书逼颜、柳。有《湛渊集》。 ► 6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