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赵子俊閒居十首
维昔陶元亮,早岁尚隐沦。
从事建威幕,奔走戎马尘。
宵征亦良苦,我岂恋轩茵。
时运不可回,物态日以新。
悠然彭泽去,渐与乡里亲。
公田半税秫,亦足慰我贫。
有人企高躅,漫仕求所伸。
闽峤虽云远,弦歌遂其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维昔:从前。
- 陶元亮:即陶渊明,东晋时期的著名隐逸诗人。
- 尚隐沦:崇尚隐居生活。
- 从事:参与,从事。
- 建威幕:指参与军事或政治活动。
- 奔走戎马尘:奔波于战乱之中。
- 轩茵:华美的车垫,比喻高官厚禄。
- 时运:时代的风气和命运。
- 物态:世间的现象和状态。
- 彭泽:陶渊明曾任彭泽令,后因不满官场而辞官归隐。
- 公田半税秫:指陶渊明归隐后,依靠公田的税收(秫指高粱,此处泛指粮食)维持生活。
- 企高躅:追求高尚的足迹,即效仿陶渊明的隐逸生活。
- 漫仕:随意出仕,不拘泥于官职。
- 闽峤:指福建一带的山岭,这里泛指偏远之地。
- 弦歌:指读书声或音乐,象征文化教育。
翻译
从前,陶渊明在年轻时就已经崇尚隐居生活。他曾参与军事政治活动,奔波于战乱之中,夜晚出行也颇为辛苦,我岂会留恋高官厚禄。时代的风气不可逆转,世间的现象和状态日新月异。陶渊明最终离开彭泽,逐渐与乡里亲近。他依靠公田的税收维持简朴的生活,也足以慰藉我的贫困。有人追求效仿陶渊明的高尚生活,随意出仕以求心灵的舒展。即使在福建偏远之地,也能通过读书声或音乐找到真实的自我。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超脱。诗中“时运不可回,物态日以新”反映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感慨,而“悠然彭泽去,渐与乡里亲”则展现了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状态,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理想化描绘。最后两句“有人企高躅,漫仕求所伸。闽峤虽云远,弦歌遂其真”则表达了诗人对追求真实自我的肯定,即使在偏远之地,也能通过文化和教育找到内心的平静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