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九日尊俎萧然有怀宜兴高安诸子侄和渊明贫士七首余今岁重九有酒无肴而长儿在宜兴诸儿苏杭溧阳因辄继和
我殆胜彭泽,无酒亦无琴。
湖外来远饷,屋角啭好音。
吹帽节已迫,醉乡路可寻。
勿违故人意,洗盏起自斟。
甜酒乏风骨,谷永与杜钦。
而此清且劲,良足慰我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尊俎(zūn zǔ):古代盛酒肉的器皿,这里指酒席。
- 萧然:冷清的样子。
- 渊明:即陶渊明,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
- 彭泽:指陶渊明,因其曾任彭泽令。
- 吹帽节:即重阳节,古时有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等习俗。
- 谷永与杜钦:谷永和杜钦是汉代两位文学家,这里用来比喻酒的品质。
翻译
我似乎比彭泽的陶渊明还要清贫,既没有酒也没有琴。从湖外远方送来的食物,屋角传来悦耳的声音。重阳节的习俗已经临近,醉乡的路也值得寻找。不要违背老朋友的意愿,自己起身倒酒自饮。甜酒缺乏那种刚劲的气质,就像谷永和杜钦的文笔。但这种清澈而强劲的酒,足以安慰我的心。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在重阳节时的孤独与自得其乐。诗中,“我殆胜彭泽,无酒亦无琴”一句,既显示了作者的清贫,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通过对比“甜酒乏风骨”与“而此清且劲”,作者表达了对酒质的独特品味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元代诗人牟巘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高洁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