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顾仲庸韵兼谢送米

醉里高歌若有神,山林无处著閒身。 饥来欲问餐松者,老去犹为乞米人。 织女机空星化石,麻姑酒尽海生尘。 洒清溪上梅花发,谁共先生醉好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餐松:指吃松树的果实,古人认为松树果实可延年益寿。
  • 乞米:指求取食物,这里比喻生活贫困。
  • 织女机空:传说中织女在天上的织布机,这里比喻空无一物。
  • 星化石:指星星化作石头,比喻事物变化无常。
  • 麻姑酒尽:麻姑是神话中的仙女,酒尽比喻美好时光的结束。
  • 海生尘:比喻时间久远,海中都积满了尘埃。
  • 洒清溪:指在清澈的溪水边。
  • 先生:对诗人的尊称。

翻译

醉中高歌,仿佛有神助,但在山林之中却无处安放我这闲散的身躯。 饥饿时想要询问那些以松果为食的人,而我老去却仍是一个乞讨食物的人。 织女的织机空空如也,星星化作了石头,麻姑的美酒已尽,海中积满了尘埃。 在清澈的溪水边,梅花盛开,有谁与我一同享受这美好的春天呢?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生活的无奈。诗中“醉里高歌若有神”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一面,而“山林无处著閒身”则透露出对现实束缚的不满。通过“餐松者”与“乞米人”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渴望和对贫困现实的无奈。后两句以神话传说为背景,抒发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结尾的“谁共先生醉好春”则流露出对知音难寻的哀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深刻感悟。

成廷圭

元芜城人,字原常,一字元章,又字礼执。好读书,工诗。奉母居市廛,植竹庭院间,扁其燕息之所曰居竹轩。晚遭乱,避地吴中。卒年七十余。有《居竹轩集》。 ► 5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