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 咏笔

· 王哲
毛颖从来意最深。江淹梦里莫生心。 班超投处好追寻。放逸真闲摅雅致,诗词不写自高吟,这回捞出水中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毛颖:指毛笔,因其笔尖如颖,故称。
  • 江淹:南朝文学家,传说他梦见笔被神人取走,后文思大减,即“江郎才尽”的故事。
  • 班超:东汉名将,曾投笔从戎,后出使西域,功勋卓著。
  • (shū):抒发,表达。
  • 雅致:高雅的情趣。
  • 高吟:高声吟咏,指诗歌创作。
  • 捞出水中金:比喻从平凡中提炼出精华。

翻译

毛笔自古以来寓意深远,江淹梦中的笔莫要心生贪念。 班超投笔从戎的地方值得追寻。 放纵自由,真正闲适,抒发高雅情趣,诗词不写自会高声吟咏,这次要从水中捞出那金子般的精华。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毛笔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毛颖从来意最深”一句,即是对毛笔的颂扬,也暗含了对文学创作的深刻理解。后文通过江淹和班超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文学创作的价值和意义。最后一句“这回捞出水中金”,则是对文学创作成果的期待,希望能在平凡的生活中提炼出如金子般珍贵的文学作品。

王哲

金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 6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