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幺令 · 法性
浑沦朴散,天地始玄黄。乌飞兔走渐生,群物类开张。一点如如至性,扑入臭皮囊。游魂失道,随波逐浪,万年千载不还乡。
错了鸿蒙体段,憎爱日相望。却认父母形骸。做我好容光。劫劫轮回贩骨,受尽苦和殃。何人闻早,寻他归路,莹然恢廓旧嘉祥。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浑沦朴散:指宇宙最初的状态,混沌未分。
- 乌飞兔走:比喻日月运行,时间流逝。乌指太阳,兔指月亮。
- 如如至性:指本性或真性,如如不动,至高无上。
- 臭皮囊:指人的肉体,带有贬义,认为肉体是污秽的。
- 游魂失道:指灵魂迷失方向,失去正道。
- 随波逐浪:比喻随大流,没有主见。
- 鸿蒙体段:指宇宙初开时的混沌状态。
- 憎爱日相望:指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爱恨情仇。
- 形骸:指人的身体。
- 劫劫轮回贩骨:指不断的生死轮回,像贩卖骨头一样痛苦。
- 莹然恢廓旧嘉祥:指清澈明亮,恢复到最初的美好状态。
翻译
宇宙最初混沌未分,天地才开始呈现出玄黄之色。日月如梭,万物逐渐生长,种类繁多。人的本性纯净至高,却进入了这污秽的肉体之中。灵魂迷失了方向,随波逐流,万年千载也回不到故乡。
人们错误地认识了宇宙的原始状态,日常生活中的爱恨情仇不断。却认为父母的身体就是自己的美好容貌。不断地经历生死轮回,承受着无尽的苦难。有谁能够早日觉醒,寻找回归的道路,恢复到最初清澈明亮的美好状态。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宇宙的起源和人类的迷失,通过对“浑沦朴散”、“乌飞兔走”等自然现象的描绘,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万物的生长。诗中“如如至性”与“臭皮囊”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人类本性的赞美和对肉体的鄙视。后文则通过“游魂失道”、“随波逐浪”等形象的比喻,揭示了人类的迷茫和苦难。最后,作者呼吁人们早日觉醒,寻找回归本真的道路,恢复到最初的美好状态,体现了对精神归宿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深刻反思。

丘处机
金登州栖霞人,字通密,号长春子。十九岁出家,为重阳真人王哲弟子,全真道教七真之一。金大定间,居磻溪、陇州等地,结交士人,曾应金世宗召至中都。后仍还居栖霞山中。成吉思汗十四年,应召率弟子李志常等西行。见成吉思汗于西域雪山。问长生之道,则告以清心寡欲为要,并以天道好生为言。赐爵大宗师,掌管天下道教。十八年东还。在燕以玺书释奴为良达二三万人。弟子李志常撰《长春真人西游记》,述其事甚详。有《磻溪集》、《鸣道集》、《大丹直指》等。
► 205篇诗文
丘处机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六幺令 · 淡烟残照 》 —— [ 宋 ] 柳永
- 《 六幺令 · 照人明艳 》 —— [ 宋 ] 方千里
- 《 六幺令 · 次韵刘养源赋雪 》 —— [ 宋 ] 周密
- 《 六幺令 · 夷则宫 · 七夕 》 —— [ 宋 ] 吴文英
- 《 六幺令 · 授衣时节 》 —— [ 宋 ] 陈允平
- 《 六幺令 · 清阴一架 》 —— [ 宋 ] 丁宥
- 《 六幺令 · 冬夜 》 —— [ 明 ] 俞彦
- 《 六幺令 · 露晞风转 》 —— [ 清 ] 汪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