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华严寺西轩洗竹因赋诗一首

华严寺里断云师,许我来题洗竹诗。 未论竿头能进步,且教节外莫生枝。 定回独夜秋声减,经罢西轩暝色迟。 从此一尘无染著,岁寒唯有此君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华严寺:寺庙名,位于吴江。
  • 断云师:可能是指华严寺的某位僧人,以其法号或别号称呼。
  • 洗竹:指清理竹子,去除杂枝。
  • 未论:不论,不管。
  • 竿头:竹子的顶端,比喻技艺或学问的高超境界。
  • 节外:竹节之外,比喻超出常规或预期的事物。
  • 定回:禅定之后。
  • 独夜:孤独的夜晚。
  • 秋声减:秋天的声音减少,指秋意渐浓,自然界的声响减少。
  • 经罢:读经完毕。
  • 暝色迟:暮色降临得晚。
  • 一尘无染著:比喻心灵纯净,不受世俗尘埃的污染。
  • 岁寒:指严冬,比喻困境或艰难时期。
  • 此君:指竹子,因其常绿不凋,被视为坚韧不拔的象征。

翻译

在华严寺,断云师邀请我来题写洗竹的诗。 不论是否能达到技艺的巅峰,至少要避免节外生枝。 禅定后的孤独夜晚,秋天的声音渐渐减少, 读经完毕,西轩的暮色来得晚。 从此心灵纯净,不受世俗尘埃的污染, 在严冬中,唯有竹子知道我的坚韧。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述在华严寺洗竹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坚韧品质的赞美。诗中“未论竿头能进步,且教节外莫生枝”寓意深刻,既是对洗竹过程的描述,也隐喻了人生的态度,即不求技艺或成就的极致,但求不偏离正道。后句“从此一尘无染著,岁寒唯有此君知”则进一步以竹子为喻,表达了在困境中保持纯洁和坚韧的决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净化的情怀。

成廷圭

元芜城人,字原常,一字元章,又字礼执。好读书,工诗。奉母居市廛,植竹庭院间,扁其燕息之所曰居竹轩。晚遭乱,避地吴中。卒年七十余。有《居竹轩集》。 ► 543篇诗文